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62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1.
微小圆管内煤油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RP-3航空煤油在微小圆管内的流动情况.分别研究了内径为1.0,0.8 mm和0.5 mm的微小圆管中的流动压降和摩擦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摩擦阻力系数(层流损失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微小圆管内的摩擦阻力系数比常规尺寸圆管中摩擦阻力系数小;微小圆管中从层流转变成湍流的临界雷诺数也远小于常规尺寸圆管中的临界雷诺数2 300.此外,进、出口压差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相同雷诺数、相同管长的情况下,管内径越大,进、出口压差越小;管内径越小,进、出口压差越大.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飞行过程中的动力装置启动时刻及燃料消耗情况,对轨迹进行优化,进而提出一种动力增程型弹道的再入模式。推导Sanger弹道的解析解,分析得到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航程最优所必须的迎角及初始速度取值条件等相关前提,利用该结论设计动力装置的启动方式使航程最远、燃料利用率最大。将轨迹设计为Sanger弹道和拟平衡滑翔弹道相结合的混合弹道:再入前期利用助推器间隔点火的方式形成等高类周期跳跃弹道以保证足够远的航程; 再入后期采用拟平衡滑翔弹道,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复杂多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轨迹平滑和航程。仿真实现了所提出的动力增程型再入弹道; 并在燃料充足、弹道倾角取值合适的条件下,得到“打水漂”弹道形式,该弹道能量损失极慢,具有足够远的飞行能力。仿真表明,与不同点火方式及求解方法得出的弹道相对比,所提动力增程型再入弹道具有3.47~3.84倍的航程、1.04~1.18倍的末端动能以及4.47~15.79倍的燃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3.
沿面闪络是影响航天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航天器典型介质材料的沿面闪络特性对航天器静电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二次电子发射雪崩(SEEA)模型对低气压环境下航天器绝缘材料的沿面闪络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航天器表面带电模拟系统研究了低气压环境下航天器常用绝缘材料——聚酰亚胺的沿面闪络特性,并从解吸附气体、粗糙度和化学变化对闪络电压的影响3个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在低气压环境中,随着气压的降低,聚酰亚胺的沿面闪络电压呈先降低、后增大、再稳定的规律;当气压和闪络次数一定时,聚酰亚胺的闪络电压随电极间距增加而升高,闪络平均场强呈降低趋势;当气压和电极间距一定时,聚酰亚胺的闪络电压随闪络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微小通道沿程压力的测量系统,包括PMMA通道和压力方腔、微应变传感器及多通道应变仪等。利用注射泵的推进方法提供微通道静压,采用FCO510型高精度微差压计的测量值作为标准压力,通过多通道应变仪测量微通道方腔中各个应变片的应变值,从而建立标准压力和应变之间的标定函数。分别对3种微压芯片在80、70、60及50mL/min等4种不同流量下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压力分布具有良好的线性规律。不确定度分析表明压力误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范围为0.15%~6.82%,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95.
一种新的分区重叠洞点搜索方法—感染免疫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分区重叠计算中洞点搜索的传统模式及春应用上的缺陷,针对凹形重叠区难以精确寻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洞点搜索方法:感染免疫法。文中给出了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搜索算例作为验证,实际应用表明,方法无论是寻点能力还是在通用性方面都优越于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96.
通过底部排气弹DR582雷达阻力系数的数据处理,得到底排减阻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底部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方向,为设计良好的弹道性能的底部排气弹提供了方法,也为修正阻力计算公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1、引言八十年代,四“Ⅰ”软件的研究和发展作为学术界和工业部门的热门课题,几乎成了一股洪流,我部的几个课题也是在这个风浪中顽强拚博。所谓四“Ⅰ”是指交互式(Interactive),接口(界面)技术(Interface),集成化(Integrated)和智能化(Intelligent)。我部的应用软件资源丰富,C A D/C A M 软件应用广泛,对大型软件集成素有经验。不言而喻,这些有利条件,敦促我们在“七五”期闻相继在 I B M 大中型机上、V A X 机上、32位工作站上和超级微机上建立对象不同、规模各异的集成系统,使之具有四“Ⅰ”的全部特征或部分特征。C I E M 工程(Computer Integrated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是我部  相似文献   
98.
脉冲爆震发动机最大净推力和最佳工作频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净推力和工作频率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PDE净推力的近似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和试验的方法,研究了PDE能够达到的最大净推力及相应的最佳工作频率,以及爆震管长度L和PDE的阻力经验系数K1,K2等因素对PDE的最大净推力、最佳工作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K1,K2一定,PDE存在一个最佳工作频率fopt,在该频率下,PDE净推力最大。随着L增加,fopt下降;随着K1,K2增加,fopt和最大净推力都下降。研究结果对于PDE优化设计,提高PDE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李焕喜  陈昌麒 《航空学报》1990,11(1):106-110
 <正> 一、引言 把铝合金厚板直接加工成整体构件,用作飞机大梁壁板等结构,是现代飞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一项先进技木。我国目前也在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在整体构件上不可避免地要打孔、开槽或加工有其它形式的截面突变部位,材料实际所承受的应力应变状态比较复杂。为保证这类整体构件的安全可靠及最佳的使用性能,需要对厚板的断裂行为有所了解。因此,本文将在试验室条件下以LC4铝合金厚板在复杂应力应变状态下的断裂机制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0.
测定飞行推力和极曲线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荣  王传煌 《飞行力学》1992,10(2):60-68,84
根据飞机在纵向运动时沿风轴方向的运动方程,重新定义飞机的推力和阻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飞行推力和阻力的方法,并将此法用于某型飞机的风洞与飞行试验极曲线相关性研究,取得了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