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530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1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王涛  陈国定  陈薄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1):2767-2773
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气相介质的压力场和速度场,探讨了转子转速和密封进气量等工况参数对轴承腔气相介质压力和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工作表明:轴承腔气相介质压力随着转子转速、无量纲径向坐标、密封进气量的增加而增高;气相介质无量纲切向速度随着转子转速增高而增大,随着密封进气量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和密封进气量的增加,气相介质压力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性均增高.通过计算和试验揭示出的工况参数对轴承腔气相介质压力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轴承腔气相介质流动物理特性研究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12.
航天器抗内带电介质改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削弱航天器有机介质内带电水平从而提高航天器运行的可靠性,分析了空间介质接地方式与电导特性对材料带电水平的影响,认为可采用非线性电导改性的方法来削弱聚合物材料的带电程度,并对几种典型的航天器聚合物介质进行了改性试验研究,获得了预想的非线性电导特性,认为对介质进行非线性改性可能成为未来对介质材料进行全防护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13.
大迎角分离流场在等离子体控制下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大迎角主动流动控制方法.采用圆锥-圆柱组合体模拟飞行器前体,在靠近圆锥尖端处镶嵌了一对马蹄形单电极介质阻挡放电(Single-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SDBD)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激励器在不同状态下对大迎角模型前体的非对称气动载荷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开闭可以使得圆锥-圆柱组合体在大迎角下出现的侧力改变方向.还对通过调节单侧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激励电压实现圆锥前体侧力系数在正负极值间连续变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714.
计算模拟是评估航天器介质深层充电危害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粒子输运 模拟, 可以得到特定空间辐射环境下介质中的电荷沉积分布, 进而根据电位/电 场计算模型, 得到深层充电结果. 前期研究多是围绕RIC (辐射诱导电导率)模 型及其改进模型展开的, 而目前通常采用基于电流守恒定律的简单计算模型. 为了研究二者关系, 给出其各自求解方法, 并采用已发表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 验证; 从理论上阐述了后者是RIC模型的进一步简化, 只要二者考虑相同的介 质电导率, 则对应计算结果就是一致的; 结合GEO恶劣电子辐射环境下平板介 质模型在三类边界条件下的充电情况, 进行了充分的仿真验证. 相关结论为介 质深层充电效应评估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15.
跨介质运动物体的附加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介质运动物体具备能够适应多种流体介质环境的突出优势,但由于受自由面及流体影响,力学环境复杂,其运动特性难以预测。附加质量法是工程上解决物体与流体耦合问题的常用方法,但现有的附加质量结论无法直接推广到带自由面问题的跨介质过程。针对跨介质过程的时变附加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研究了不同浸深时某柱体外形跨介质过程中出水阶段和入水阶段的附加质量变化规律。结论表明:出水阶段和入水阶段的附加质量随浸深的变化趋势一致,曲线相似;相同浸深状态时出水阶段和入水阶段的法向附加质量相近,线性特征明显;相同浸深状态时出水阶段和入水阶段的轴向附加质量、附加转动惯量和附加静距差距明显,2个过程不可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为各类跨介质结构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也可推广至其他带自由面问题的附加质量求解中。   相似文献   
716.
现行CFM56-7B发动机滑油检查、添加勤务工作方式存在人力投入高、数据不精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报文采集滑油数据,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模型,计算每个航班滑油消耗率,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的监控方法。该方法效率更高,可协助航空公司提升航班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17.
介质振荡器因其尺寸紧凑、单片集成的一致性和低相位噪声,非常适合于现代快速跳频设备的设计。  相似文献   
718.
719.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了环形多孔介质同自然对中的分叉现象。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到了临界分叉点的理论估计值,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线笥稳定性分析方法在研究这种分叉现象时是有效的,从而为一些更复杂的分叉现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0.
研究了GaAs衬底上形成强介质BaMgF4膜的最佳条件,在BaMgF4源的真空蒸发中已经发现低温淀积和随后的高温退火的结合对于形成不含BaF2和MgF2晶体的BaMgF4膜是有效的。最佳淀积温度和退火温度分别是300℃和600℃C,描述了最佳膜的结晶性和电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