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8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动载对管内沸腾两相流传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旋转状态下的单相水及加热单相水至沸腾的两相流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对热耗散、流型、流阻及传热的分析与计算,研究了动载对流体流动与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载强烈影响两相流动(尤其是流阻)和热传递方式,增大了流体的流阻和热损失,并削弱了流体的得热能力.动载引起的冲击交混流改变了管壁温度的均匀性和变化规律,即随着过载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管壁底部温度降低,顶部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32.
过冷核态池沸腾中的Marangoni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过冷核态池沸腾过程中气泡横向运动现象,指出其成因在于相邻气泡界面温度差引起的Mara-ngoni对流对周围液体的吸引.通过对该流动的尺度分析,得到了气泡横向运动特征速度及其可观测度的估算公式,其预测结果与实验观测相一致.特别是对极细小的初始核化气泡,该公式预测了强烈的横向Marangoni对流会导致气泡顶端微射流的形成.该效应在加热面水平向下或微重力沸腾等气泡脱落频率较低的情形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3.
朱森元 《推进技术》1990,11(4):13-16,75,76
本文是对管内流动的临界热流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从沸腾机理分析和应用两相流的相似原理进行处理,我们推导了表达临界热流计算的准则方程.用6种不同的冷却剂,355个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处理求得了常数A和指数h,m,n的数值.引入一个考虑冷却套缝隙高度变化影响的无因次修正项,上述方程成为计算管内流动临界热流的通用方程  相似文献   
34.
在流动沸腾现象中,气液两相密度差异导致重力对流动和传热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重力效应研究对于流动沸腾的航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Bower-Klausner-Sathyanarayan重力无关准则(BKS准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判据存在理论缺陷,不能正确反映重力效应.采用与BKS准则相同的气泡脱落模型,但忽略气泡沿加热管壁的滑动效应,重新计算常重力条件下不同流动方向起始沸腾阶段单气泡的脱落尺寸,归纳得到一个新的基于Fr(Froude数)的重力无关准则.该准则与实验结果符合更好,且与主导作用力准则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5.
以单脉冲膨胀波激波管为工具,利用激光散射,透射测试方法,研究了戊醇在总压为100kPa,温度为240K、250K和260K状态附近同质核化率量值、以及它同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并同经典同质核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6.
沈羡云  唐承革 《中国航天》2005,(3):31-32,36
在地面,沸腾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将一个透明的玻璃壶放在炉灶上,升高火炉的温度,很快火炉的热量通过壶底传到水中,靠近壶底的水首先变成蒸气,出现了壶底气泡向上升,壶上部冷水向下的对流现象。当壶中水达到一定温度,水变成气体,并将热量带走的时候,整个水就沸腾了。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水  相似文献   
37.
未来航天器高功率密度载荷的热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未来航天器中将出现的高功率密度有效载荷的热控制,综述并分析了两种最有前景的高热流密度热控技术:喷雾冷却技术和微小通道流动沸腾冷却技术,提出这两种新技术研发急需开展的基础研究内容和工程化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孤立气泡生长过程的短时微重力落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北京落塔提供的3.6s微重力时间开展了短时微重力条件下的池沸腾实验研究, 分析了微重力条件下孤立的单个气泡生长过程特征. 实验中采用掺杂磷的N型光滑硅片作为加热面(加热片尺寸10mm×10mm×0.5mm), 以含气率0.0046 (气液摩尔分数比)的FC-72作为工质, 利用恒流源对加热片通电加热. 通过对实验观测到的单个气泡生长图像及相应传热数据分析可知, 经典传热机制控制的气泡生长模型可以描述其早期特征. 相关模型中经验参数的拟合结果在文献报道的数值范围内, 表明重力对气泡生长早期影响较小, 但较大的气泡尺寸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39.
高温燃气流超声速风洞扩压器热防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宁  齐斌  邹样辉  刘召军 《宇航学报》2016,37(9):1129-1134
为实现高热流环境下高温燃气流超声速风洞系统的重复使用,采用数值方法对扩压器热环境进行了分析,采用沸腾换热方法对扩压器进行了热防护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沸腾换热理论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沸腾换热在水流速2m/s的情况下可实现热流2MW/m 2的热防护,应用沸腾换热可以有效降低设计难度,在较低的速度和压力损失下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40.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的开发门槛高以及开发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了基于驱动程序硬核化的PMSM双核控制方案——FU68XX系列MCU。详细介绍了PMSM驱动程序硬核化模块——电机控制硬核(ME)以及事件处理模块——8051内核。基于专用于PMSM控制的FU6811芯片,搭建了PMSM控制试验平台。通过试验发现,提出的方案相对于传统开发方案,上手速度快,开发难度低,降低了开发门槛,并且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