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443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技术制备了W体积分数分别10%,13%和18%的Ta/W两层层状复合材料,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室温拉伸实验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CVD技术可以制备W体积分数不同,且密度优于理论密度99.4%的层状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Ta,W层的晶粒均为柱状晶粒,离界面越近,晶粒越细;沉积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纯CVD Ta和CVD W;1600℃×2 h的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扩散层宽度显著增大,力学性能高于沉积态的力学性能,最高抗拉强度可达660 MPa。  相似文献   
52.
CLVD 法制备C/C复合材料工艺探索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采用化学液气相沉积法制备C/C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分析了不同预制件、温度、浸泡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致密速度、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出了一套快速高效的致密方法。  相似文献   
53.
以氮气为反应气体,用真空阴极电弧沉积法制备了CNx膜,对工艺参数对膜层的沉积速率,化学成份的影响及膜结合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速率随着氮气分压的提高而下降,当氨气分压达到6.7Pa时将没有膜的沉积;CNx膜主要由碳和氮组成,降低真空系统的抽速,。将反应气体导至靶面附近,提高氮气分压可以提高膜层中氮含量;氮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膜层中。  相似文献   
54.
在1000℃,2kPa炉压条件下,以氮气(N2)为载气和无载气情况下在化学气相渗透(CVI)炉中,采用丙烷作碳气源制备C/C复合材料,研究了载气对C/C复合材料的密度分布及基体热解碳显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本叙述了利用相色谱分析天然气燃料中的主要十六个组分的方法和分析结果,对天然气燃烧设备设计及性能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同时,对此类燃烧器的热计算可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56.
李杰 《国际航空》2009,(3):61-62
国外应用实践表明,直接金属激光沉积工艺是目前一种高效的整体叶盘维修解决方案,也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修复方法。本文阐述了直接金属激光沉积工艺的原理,并对其工艺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从真空蒸镀中使用的小平面蒸发源理论出发,针对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中为改善箔材厚度分布所须旋转大基板进行蒸镀的情况,建立了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的坩埚位置所沉积的箔材厚度进行了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坩埚与基板相对位置的优化,使基板上沉积的箔材厚度分布可以达到最均匀的状态.最后通过K值的提出使理论和实际箔材厚度的结果趋于一致,即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8.
为了考核某低地球轨道卫星微波探测类载荷碳纤维基底天线反射器的真空沉积涂层在轨承受高低温循环的能力,以确保该涂层在轨经历频繁高低温循环后的性能仍满足产品在轨工作要求,提出基于航天产品环境应力筛选建立温度循环加速因子模型的试验方法,并开展不同规格试件的温度循环加速试验。按等效在轨8年寿命,在试验前、试验中和等效寿命延长约1/3后共进行14次试件涂层外观检查和热控性能箱外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外观完好,太阳吸收比和发射吸收比均符合指标要求,耐温度循环性能优异,满足在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9.
新型高温/超高温热障涂层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超高温热障涂层(TBCs)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简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新一代超高温TBCs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型高温/超高温TBCs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新型超高温、高隔热陶瓷隔热层材料,1 150℃以上新型抗高温氧化金属粘结层材料,以及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等离子体激活EB-PVD(PA EB-PVD)和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等新型制备工艺。最后对TBCs在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以氧化锌粉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通过控制沉积温度、压强、沉积时间等实验条件获得了2种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新形貌。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仪等仪器进行了表征,并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