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31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煤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采用气动阀门结构进气,组合结构障碍物强化燃烧和双半V型障碍物加强激波反射,在内径100 mm,长为1 340 mm的爆震管内进行大量的爆震试验,实现工作频率58.8 Hz协调工作.研究爆震室内主要部件在不同工作阶段的功能,并分析主要部件的工作机理,分析了煤油/空气两相可燃混气形成过程,研究煤油/空气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波特性,获得煤油/空气脉冲爆震发动机协调工作关键技术.研究结果为煤油/空气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样机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喷嘴挡板式三通气动阀控不对称缸常用于航空发动机起动系统的引气控制。在分析由固定节流孔、喷嘴挡板可变节流孔和容腔组成的喷嘴挡板式气动三通阀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气动三通阀控不对称缸差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气源、控制阀与气缸结构参数对三通阀控缸静、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通过增大空气填充速率和减少空气需求,可以提高喷嘴挡板式三通气动阀控缸的响应速度,例如增大喷嘴挡板式气动三通阀的固定节流孔直径、减小活塞有效面积、提高供气压力等;理论分析结果与实践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3.
脉冲爆震发动机倒旋流气动阀性能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气动阀,根据以前研究者气动阀设计的经验,提出倒旋流气动阀设计思想,以此设计思想设计了五种结构不同的气动阀,并分别对五种气动阀性能进行了冷态和热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倒旋流数越大气动阀的单向性能越好;在进气道进口加装长1.5D(D为进气道进口直径)的直管,可获得最佳的气动阀单向性;综合考虑进气总压损失和气动阀单向性等因素,认为轴向倒旋流气动阀更适合PDE应用。通过轴向气动阀的热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倒旋流设计的气动阀,可有效抑制前传压力约70%。  相似文献   
24.
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延迟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工作的协调性, 运用离子传感器、动态压力传感器, 对爆震燃烧的几个延迟时间以及供油电磁阀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以汽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的气动阀式PDE, 点火延迟时间为3.0-4.5 ms, 气动阀关闭滞后点火信号发出4.9-6.4 ms, 供油电磁阀开、关延迟分别为2.4ms和3.4 ms左右.缓燃向爆震转捩时间为3.0-3.8 ms.PDE工作频率大于20 Hz时, 电磁阀不能按设定时间工作.研究成果对PDE工作过程的协调及有效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两相多循环扇形PDE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设计了一台内径90mm、外径200mm、长度1500mm,扇形角约为60°的气动阀式扇形PDE,试验研究了孔板式气动阀和旋流式气动阀两种结构的工作特性,成功实现了扇形PDE在两相混气中最高40Hz频率连续工作;研究了扇形管内不同结构激波反射器对爆震波触发的影响,试验发现,逆流安装的激波反射器对爆震波触发有利.   相似文献   
26.
为了在载人航天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全面定量识别和分析低温气动阀故障产生根源,增强低温气动阀的运行可靠性,根据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从人-机-环境方面对试验过程的低温气动阀故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引入复杂系统理论的脆性理论,基于低温气动阀异常破坏的脆性机理研究,构建低温气动阀的人-机-环境脆性模型,通过定义低温气动阀脆性因子的风险度和耦合度,提出低温气动阀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因素量化确定方法,从人-机-环境方面定量保证低温气动阀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为定量分析和改进低温气动阀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方法指导,为载人航天火箭发动机性能准确客观评价以及研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7.
为了得到六管气动阀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协调工作,在共用进气道条件下,主要采用离子探针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爆震波激波后燃烧波的传播速度进行了定量测量,并用压力传感器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管频率f=30Hz(总频率f=90Hz)时,六管PDE能够协调、稳定的工作;采用局部蒸发器改善燃油蒸发后,爆震管...  相似文献   
28.
为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缩短低温气动阀的响应时间,减少非线性求解阀门动态响应的计算量,提升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根据低温气动阀的工作原理,构建阀门的动态响应非线性传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变步长系数与定义遗忘因子,在四阶龙格-库塔法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动态递推龙格-库塔法的非线性动力学求解方法,并提出响应速度的改进方案.最后通过实例的验证与仿真,为提升低温气动阀响应速度提供了一种方法指导,为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技术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9.
脉冲爆震发动机供油自适应控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带气动阀PDE的供油自适应控制优化设计,通过在油管中设置单向阀和通过油管自身(无单向阀),成功实现PDE的供油自适应控制,在爆震管直径为180mm,长度为2m,管内流速为25m/s的PDE中,可以产生稳定的爆震波,并获得2MPa以上的压力和1500N以上的峰值推力。通过对不同油管长度、不同工作频率的压力、推力曲线对比研究,分析了供油自适应控制的机理,及供油相对进气滞后时间的长短对PDE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为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全面定量识别低温气动阀故障产生根源,针对低温气动阀可靠性分析过程的动态时变问题,首先通过引入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结合低温气动阀工作原理,从人机环境方面分析低温气动阀可靠性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低温气动阀时变可靠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从人机环境范围定量分析低温气动阀的可靠度与失效率,对低温气动阀可靠性薄弱环节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为定量分析和改进低温气动阀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方法指导,为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准确客观评价以及研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