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7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航空   3132篇
航天技术   274篇
综合类   460篇
航天   39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分析了影响减速板特性的主要因素,并应用综合流场的概念分析减速板与部件间的干扰,初步提出在气动布局时减速板安置的合适位置。  相似文献   
22.
陈怦  吴密翠等 《飞行力学》2001,19(2):49-51,56
针对采用气动补偿空速系统以改善测高系统精度的现代飞机,简要介绍了高度分层的要求,阐述了引起飞机空速系统位置误差的主要误差源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通过GPS速度法对残击机高度分层试飞验证结果,并对试飞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所得到的试飞数据可为飞机气动补偿空速系统设计和高度分层试飞方法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电传热试验中的薄壁试件传热和试件破裂原因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传热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相近,此计算结果为传热试验测量仪表提供依据:试件破裂原因为材料在高温时强度降低,以及应力集中和热量集中。提出的试件改进方法,可供以后电传热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叙述气体速率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传感器是利用科里奥利牵连加速度的流体陀螺仪。将氦封在壳体内使氦循环而检测速率。传感器没有高速旋转部分,只由泵检测器、喷咀和气体流动线路组成。电子线路则由振荡电路、稳压电源、电桥及低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组成。标准满量程输出为±5V,但可设计成±10V。适用于角速度、方法、姿态等测量。  相似文献   
26.
本文扼要阐述了飞行器外挂物连投试验中用微机控制的测控自动化系统的原理、性能、软硬件设计和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某飞机在气动中心4m×3m风洞进行的系列风洞试验研究情况。研究目的是获得在不同布局状态下飞机的低速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机翼边条可有效地改善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将两侧进气改为腹部进气,大大降低了飞机的航向稳定性;采用机头边条措施可使飞机的航向稳定性有较大提高;进行通气模型的风洞试验,其结果与不通气时的结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8.
阶跃热流冲击加热半无限体动态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超快速加热引起传热过程的非傅立叶效应,建立了第二类边界条件下的半无限体的动态热流场,热应力场方程组。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快速加速在半无限体内产生一个热波和两种热应力波。热波通过之时引起当地温度突然升高。应力波的波前通过之时该处应力突然增加;并对热波和弹性膨胀波波速比率对半无限体动态应力的影响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9.
为获得某后掠翼飞机机翼下不同外挂形式的单独炸弹/炸弹组合体气动特性,在气动中心高速所1.2m×1.2m风洞中进行了试验研究。在M=0.60~0.95,α=-4°~14°,β=-6°~6°条件下,采用7台外挂天平对炸弹/炸弹组合体模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飞机后掠翼和机身带来的侧洗流动使炸弹在零侧滑时存在较大的横向气动载荷;各炸弹不仅受到飞机的侧洗和下洗影响,而且各弹之间的相互干扰也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30.
载人飞船返回舱的外形设计要满足稳定性、操纵性、配平升阻比、最大过载、最大热流、最大总加热量、机动能力、着陆精度和容积系数等要求。小升阻比返回舱的形状以球冠倒锥形为最优。文中简要地介绍了返回舱外形的选择方法,对球冠钝度、倒锥角、大头拐角相对曲率半径、长细比和最大横截面直径等主要参数的选择作了研究,得出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