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航空   572篇
航天技术   207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3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41.
再入机动飞行器数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再入机动飞行器三自由度和六自由度仿真和分析。三自由度仿真研究了再入机动飞行器的导引规律和减速控制规律,证明了其合理性,且精度是满足要求的。而六自由度仿真说明了飞行器再入过程中虽然有静稳定和静不稳定交替出现的飞行状态,且动压变化大,如控制系统和制导方法设计良好,其精度仍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2.
2005年11月初,韩国“斗山”公司披露,他们将使用其新型8X8轮式装甲车竞标韩国陆军“神马”机动防空系统项目,该车是“黑狐”(Black Fox)轮式装甲车的变型车之一。“黑狐”轮式装甲车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6×6、8×8和10×10配置,这些车型都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130飞机空运。  相似文献   
43.
直升机机动飞行仿真的气动建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李建波  高正 《航空学报》2003,24(2):116-118
 建立了适用于直升机机动飞行仿真的动力学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真实度,着重通过瞬态操纵实验研究建立了旋翼非定常气动模型;又通过旋翼/ 机身气动干扰试验研究,并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机身气动力模型。使用该仿真模型做出的UH260A 直升机仿真计算结果与飞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4.
反馈线性化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非线性系统控制的方法。而未来新一代战机控制系统需要适应超机动作战的非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是必然要采用的。文中先简要介绍了反馈线性化理论,然后介绍了反馈线性化方法在飞控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以某型号先进战斗机为仿真算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的飞控系统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机动目标三维空间导引运动建模及导引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给出了导弹—目标追逃运动的空间矢量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三维导引运动模型。对机动目标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结构制导算法。六自由度数学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制导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47.
机动飞行时安装角对转子叶片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旋转转子叶片在轴线发生平面偏转时的振动问题。在非线性曲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在陀螺力作用下叶片振动的微分程及其求解方法,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安装角在不同取值范围和不同转速范围对叶片振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无扭向叶片在低转速下,安装角对振动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在高转速下则是很微弱的。当安装角在某个较大的范围取值时,可有效地减弱该运动状态所导致的振动。  相似文献   
48.
李建波  高正 《飞行力学》2002,20(3):9-12
回顾了直升机机动飞行逆仿真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逆仿真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直升机机动飞行逆仿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9.
将非线性无源方法用于导弹纵向机动飞行控制,并通过变结构控制器补偿系统的不确定性,这样设计的控制器能保证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将此方法用于导弹地形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导弹纵向机动飞行中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0.
气动/推力矢量控制面融合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过失速机动中气动/推力矢量控制面协调问题,分析了最小控制能量和链式递增两种典型控制面融合方式的特点.结合实际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控制方式.通过仿真计算和分析,并与典型的链式递增融合方式进行比较后可知,这种新的控制方式改善了采用链式递增融合控制方式中气动舵面的振荡现象.并且与最小控制能量融合方式相比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