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5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航空   2356篇
航天技术   663篇
综合类   284篇
航天   109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讨论了在服役期间的飞行器上金属铝制结构的失效模型,认为它是环境载荷及并发的疲劳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失效过程是初始裂纹萌生、裂纹增长、结构剩余强度的下降,最后导致结构破坏。本文以某飞行器为例,进行了结构失效概率的计算。此方法及公式可作为分析其它飞行器结构失效模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烧蚀端头锥模型激波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3.
倾转旋翼机的发展与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倾转旋翼机是一种新构型的飞行器,它一方面可免去跑道垂直起降,另一方面还可以相当于固定翼飞机作高速远程飞行,增大飞行包线。它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特长于一身,是当今世界飞行器技术前沿性、突破性和跨越性发展的结晶。本文对倾转旋翼机国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研制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无人战斗机述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无人战斗机(UCAV)是一种全新的空中武器系统,现阶段主要功能是实施防空压制和纵深打击。20世纪90年代,美国抢先将其列入军事装备发展计划,引起各国军界极大关注,兴起了世界范围的研制UCAV热潮。本文参考国内外公开文献和网上检索到的有关UCAV资料,从以下七个方面论述UCAV研发中的一些主要问题:1.无人战斗机概述 2.无人战斗机发展的背景与原由 3.无人战斗机的战术技术要求与作战特点 4.无人战斗机研发的技术途径 5.各国在研的各种无人战斗机方案 6.无人战斗机研发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7.结束语  相似文献   
105.
基于T-S模糊系统的空天飞行器鲁棒自适应轨迹线性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雨  方炜  姜长生 《航空学报》2007,28(5):1153-1161
 基于T-S模糊系统提出了鲁棒自适应轨迹线性化控制(RATLC)方法。利用T-S模糊系统逼近未知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并采用Lyapunov方法设计了鲁棒自适应控制律。不论系统状态的维数和用于逼近不确定的模糊系统规则数为多少,整个系统仅有两个参数在线调整。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一致最终有界。应用提出的控制方案设计了空天飞行器(ASV)飞行控制系统,并在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110.
非线性气动模型结构确定是飞行器参数辨识中极其重要的问题。首先给出了非线性气动模型的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以导弹纵向及侧向运动方程为例,首次系统地分析了有控飞行器非线性气动模型结构确定中必然存在的共线性问题。频域分析过程清晰地表明在通常的试验情况下,m_z~α及m_z~(ω_z)是不可单独辨识的,从理论上解释了国内外一直不单独辨识它们的原因所在。指出原有的模型结构确定方法,如AIC准则,逐步回归等已不再适用于非线性气动模型结构的确定。同时对参数的可辨识性也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