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32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飞机设计》2010,30(1):8-8
<正>1征文范围及内容(1)我国无人机行业的产业政策及管理方式探讨;(2)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国内外无人机研发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无人机系统总体技术、平台总体综合设计技术、动力装置\技术、飞行控制与管理、导航技术测控与数据链技术、武器化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62.
当前的空地通信方式已无法适应航空业的迅速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基于甚高频数据链模式二(VDLM2)的IPv6通信系统,以将IPv6技术应用到空地通信系统中;并给出了IPv6/VDLM2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利用VDLM2的OPNET仿真模型,分析了IPv6/VDLM2通信系统的容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IPv6/VDLM2通信系统可允许大约100架飞机同时与单个地面站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63.
刘长华  徐亚军 《民航科技》2005,(1):52-53,58
本文简单介绍飞机状态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子系统——飞机通讯寻址报告系统(ACARS)数据链的结构,讨论了如何充分利用飞机通讯寻址报告系统(ACARS)的信息,加强对飞机和发动机状态的实时监控;最后分析了远程排故/实时跟踪系统的原理以及该系统在远程排故和电子排故中的积极作用,希望该系统的信息能进一步转变民航系统有关人员的维护概念,真正从“定时维护”阶段转入“视情维护”阶段。  相似文献   
64.
航空器通信寻址报告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时追踪航空器动态的各类信息中,航空器通信寻址报告系统(ACARS)数据的精度和更新速度虽然无法和空管雷达相比,但其作用距离远、信息内容丰富的优点对空中交通管理尤为重要。由于目前国内民航采用的ACARS数据处理系统全部是引进美国ARINC公司的产品,极大地的限制了ACARS数据的应用。本文将尝试研究ACARS数据处理技术,以期对开发中国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5.
张军  李宏  李忠孝  张其善 《航空学报》2001,22(Z1):61-66
阐述了S-TDMA系统中暴露终端问题的形成,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案。并提出一种新的自组织时分多址数据链网络性能分析方法--概率周期分析法。通过引出系统状态熵概念,将时隙状态的停留时间和状态转移概率同时引入分析模型中,给出了一种以时隙的处于成功传送状态的状态真值占系统状态熵之比作为评价信道吞吐量的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这一方案后系统性能将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66.
67.
68.
信息作战和网络作战已经成为现代甚嚣尘上的军事事务革新(RMA)浪潮中最受人瞩目的议题,特别是在这方面执世界牛耳的美军在近年来的大型区域军事行动中更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作战弹性,快速部署和精准打击能力,让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各国军方也纷纷投身信息作战的行列。《全球防卫杂志》作为台湾历史悠久的军事专业媒体,为了让台湾的相关专业人士能攻错他山之石,《全球防卫杂志》特地和享誉国际的网络专门集团思科系统公司合作举办网络作战研讨会,绍目前研发中的网络作战相关科技与概念。  相似文献   
69.
中国民航空地数据链的发展始于1996年,至今已建设完成包含1个网络运行控制中心(NOC),180多座VHF地面站,覆盖中国全部中高空航路的VHF空地数据通信网络。为超过10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的3000多架飞机提供空地数据服务,每日的通信报文约40万份。  相似文献   
70.
针对具有半双工数据链变形无人机地面操控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Windows平台下供外场使用的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一体化设计方法。采用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消息与内存共享机制,实现了变形无人机数据链从物理半双工到虚拟全双工的转换,完成了便携式变形无人机地面站的工程化。经外场试飞验证,该地面站在虚拟全双工模式下数据指令最短发送周期能够达到20ms,其性能已经达到物理全双工系统的指标,为今后研制开发低成本、小型化的无人机一体化地面站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