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航空   1431篇
航天技术   308篇
综合类   220篇
航天   6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将文献[1]中的局部模型跟踪变结构理论用于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探索了一条设计控制系统的新路。某型号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本文提出的参数选择法,获得了良好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2.
通过研究空空导弹推力矢量和气动复合控制与一般气动控制方式,讨论了新一代近距格斗型空空导弹的一种控制模式,并参照某型导弹的数学模型及有关气动参数对两种控制方式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新一代格斗型空空导弹上采用复合控制方式可明显地改善导弹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73.
在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模糊控制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控制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算法和分布式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并将其用于《东方红三号》卫星应急星地大回路姿态控制系统之中。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有效地从样本数据提取信息,实现分区域控制,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方法具有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4.
TDICCD相机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TDICCD相机实时图像采集和微机快视系统,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3个模块:信号采集电路、图像存储和微机滚动显示部分。  相似文献   
75.
地空导弹稳定控制系统的改进需要先进的控制思想和理论指导。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对智能控制的理解,比较智能控制与传统的区别,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智能控制的研究情况,为智能在地空导弹中的逐步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6.
某型三级运载火箭为短粗结构,在研制过程中曾发生第三级推进剂晃动不稳定问题。分析认为,这是运载火箭的则体结构与推进剂晃动强烈耦合所致。为解决不稳定问题,提出在推进剂箱中增加纵向隔板,分别以45°,90°分隔。分析和试验表明,这种方法能提高推进剂的晃动频率,减小晃动质量,但结构复杂。主题词  相似文献   
77.
徐凤桂 《上海航天》1995,12(5):32-36
对计及刚体、晃动动力学条件下的运载器系统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和简化分析,提出精简运动方程的主要思想,推导出动力学响应传递函数零、极点与原始参数这间的数学关系式。最后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8.
本文提出了一个按降低轨迹灵敏度综合最优设计飞行控制系统的方法。它能使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品质,同时对系统参数的变化及非线性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该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和程序化,系统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79.
介绍一种应用于FM/FM遥测系统的微型副载波解调器,相时于传统副载波解调器单独使用硬件进行解调处理的模式,系统在硬件上直接对多路副载波信号进行高速采样,然后将数据通过USB2.0总线实时上传到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字运算能力对副载波信号进行解调。这种方式极大地减小了硬件系统的尺寸和成本,并且便于实现对FM/FM遥测信号的存储和进一步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80.
本文是一篇关于运载火箭自动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的研制经验的总结报告。“供电与接地”的设计质量,不但影响系统的抗干扰特性,而且直接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本文概要性地论述了系统及其组成设备的供电与接地类型,供电与接地的正确方法,供电与接地在不同研制阶段中常见的错误,地线系统的设计、施工与测量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