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1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航空   1955篇
航天技术   596篇
综合类   273篇
航天   12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在[1][2]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次时间最优控制的改进问题,深入地阐明了次时间最优控制的某些特性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进的设计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设计控制系统,不但实用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次时间最优控制的最优性。并用实例比较了各种方法,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优越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工程设计,对于提高系统的最优性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2.
驾驶舱自动化为今日的飞行带来了一些重要的益处,如减小了机组人为差错的可能性,但它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诸如使飞行训练富于挑战性、飞行模式变化的迷惑性及产生新的差错的可能性。正因为这诸多因素,电子检查单的设计者们者了特点的努力,力求保证使用这种自动化的加强舱工具不会产生新的差错。  相似文献   
33.
针对多目标系统数字仿真的特点和要求,本文提出了仿真系统的总体方案。文中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选择与构成、设备配置与要求、软件设计与开发思想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本系统在完成仿真任务的同时,为下一部的工作及最终工程化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34.
35.
作战效能是综合航电武器系统的重要因素,本文关注两个相关的前提:一是综合航电武器火控系统比过去的更加复杂,二是系统性能与效能的区别,并通过空对地实战任务来研究这些项目,同时,需特别注意实战中影响效能的因素和综合航电武器系统与飞机平台相协调产生最大效能的两个问题,在效能分析方面将飞机的磨损,攻击规模,目标选择和出击率等也作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6.
37.
介绍了同步轨道自旋稳定卫星海上姿态章动联合控制原理。通过分析等倾角进动过程,建立了理论与实际执行角、同步脉冲执行次数和时延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姿章联控系统的组成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8.
从规范统一性要求、标检方式方向的转变、审批流程的调整、更改控制及有效性管理等方面对产品数字化设计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采用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煤在单轴压缩下变形破坏进行研究,定量的测出了煤的变形局部化带宽度.并通过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在屈服函数中引入应变梯度二阶项.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解析得出了煤试件的变形局部化带宽度公式并根据试验确定煤的材料内部长度.  相似文献   
40.
朝鲜于2006年7月初试射战略导弹一事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本作为朝鲜的邻国一直对朝鲜半岛的局势高度紧张.早在2004年09月28日.按照日本对日美卫星侦察照片和无线电监听情报分析认为朝鲜有可能进行导弹实验。防卫厅就曾从舞鹤港和长佐世堡港派出了一艘“宙斯盾”级驱逐舰和另一艘驱逐舰并派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1架EP-3电子侦察机。日本经过多年的经营已建立一个拥有卫星、预警飞机、侦察机雷达监听站等多种手段的侦察预警网络,具备对超高空,空中、海面和海下目标进行不间断监视的实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