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串列多支柱主起落架布局飞机的起飞载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念奎 《飞机设计》2009,29(4):26-30
大型军用运输机、民航客机广泛采用可视为前三点式(前起落架组、左主起落架组、右主起落架组)的多支柱起落架布局方案.通常,此类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高达数百吨,起飞滑跑速度也较大,因此,起飞情况是起落架强度设计的重点.本文基于前三点式起落架计算理论,以及对An-124、An-225飞机起落架设计方案的研究,提出一类串列多支柱多轮主起落架的起飞情况地面载荷算法.  相似文献   
32.
33.
以一起"奖状"飞机增压系统故障的分析和排除为例,总结了排故过程中对系统整体以及关键部位进行检查的思路,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袁翔 《飞行试验》2003,19(4):19-21
介绍了一种在能收放起落架的飞行情况下,测量前、主起落架支柱压缩量的方法。该方法在国内属首次.并在飞豹飞机载荷谱实测中得到成功应用。文中介绍了具体的方法,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该方法对其他飞机同时进行机体飞行载荷谱与起落架载荷谱的测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针对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落震试验的技术需要,通过调节支柱相对高度差方法等效支柱变间距试验,消除了因间距变大给夹具刚度可能带来的影响,节约了试验成本;研制了一套用于多支柱的测量平台,实现了多支柱起落架落震试验的载荷测量,应用新的机轮带转方案,解决了多机轮同步同速带转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测试系统稳定可靠,试验结果可以作为多轮多支柱起落架方案设计和理论研究的依据.此次试验也可为国内落震试验拓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支柱柔性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通过缓冲支柱柔性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为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建模方法和柔性起落架防卡滞设计提供技术指导。伴随着超高强度钢的逐步应用,刚度问题成为起落架设计中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传统的缓冲支柱刚性假设可能并不适用于一些新类型起落架的分析。本文结合某无人机飞行试验中出现的主起落架缓冲器卡滞问题,首次建立了考虑支柱柔性影响的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模型,计算了最严重工况下的摩擦力值,并与缓冲支柱刚性假设计算得到的摩擦力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考虑支柱柔性和理想平面滑动轴承约束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为原来的6倍,缓冲器发生卡滞。分析了平面滑动轴承的实际约束情况,提出了轴承支承变形协调系数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与摩擦力和卡滞的关系,进而研究了支柱外筒和活塞杆刚度对于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变形协调系数不小于0.53时,缓冲器发生卡滞;适当改变活塞杆和外筒的刚度使其相匹配可以降低缓冲器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37.
整体翼梁支柱通常用来提高腹板剪切稳定性,支柱的强弱直接关系梁的初始剪切屈曲临界应力.为研究支柱刚度与梁腹板稳定性的关系,设计了4组不同参数的整体翼梁腹板剪切稳定性试验,通过试验与理论计算的对比分析,给出了一种可靠的整体翼梁支柱刚度计算方法,为整体翼梁设计及强度分析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8.
39.
机场旅客行李系统的控制核心即可编程控制器(PLC),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灵活通用与维护方便等一系列的优点,特别是它的高可靠性和较强的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40.
对作为主承力构件使用的全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其最关键的指标——综合力学性能,主要是由增强材料也就是纤维及其组合形式来决定的,因此,增强材料的选择、组合、制造就成为我们工艺实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