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753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69篇
航天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航空科学技术》2007,(1):24-24
波音KC-767加油机项目取得又一里程碑,1月23日,空勤人员使用第5代电传操纵伸缩套管使该机与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的一架B-52轰炸机实现了不加油的“干对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大量仿真计算研究的基础上,导出了在风切变条件下沿预定下滑航迹进场的需用推力变化规律,分析了风切变特征量对能量匹配的影响,与仿真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按理想推力操纵规律进行能量匹配是可行的,从而对风切变危害飞行安全的物理本质有了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ADS-33的直升机纵向操纵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航标ADS—33E—PRF对直升机操纵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重大革新,用带宽及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和快捷性来评价直升机的操纵性。本文首先对ADS—33E—PRF中有关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的要求和指标进行分析讨论;建立了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为线性模型并计入了操纵机构对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的影响。最后,计算了样例直升机纵向通道的带宽和相位滞后、动稳定性及快捷性,并给出了样例直升机纵向通道的操纵性品质等级。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方法能合理地评价直升机的操纵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外挂物重量、悬挂位置和不同的副翼操纵系统刚度对机翼低速颤振特性的影响。气动弹性模型是严格地按相似律的要求进行设计的,由于机翼是对称的,故仅设计了半机翼。而试验既进行了地面振动试验,也进行了风洞试验。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两点意见供飞机防颤振设计人员参考:1.副翼的旋转运动是发生主翼面-副翼耦合颤振的主要影响因素,故与操纵系统刚度密切相关的副翼旋转频率值对机翼防颤振设计极为重要。2.机翼携带翼下外挂物,使机翼临界颤振速度明显下降;在设计状态下,外挂物位于机翼内侧的状态与位于外侧的状态相比,机翼临界颤振速度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军工行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绩 ,阐明了面临的形势、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建立满足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进程需要的标准体系的目标 ;并针对信息技术标准化特点 ,对搞好顶层规划与设计、与国际接轨作了说明 ,对五大行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编制标准化综合要求的原则和技术内容,论述了标准化综合要求在型号研制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和平号”空间站SGCMG系统的组成和操纵,并给出了梯度型操纵律回避奇异的一般化解释。同时指出,奇异问题和失效操纵问题是SGCMG系统的两个重要问题,也是今后SGCMG系统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编制则QJ2938《固体火箭发动机静止试验质量控制要求》的必要性及原则,并结合标准内容,对试验准备、试验和试验后处理三个阶段固体火箭发动机静止试验的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依据“教学基本要求”涵盖的课程内容、知识、能力点要求,以相应的实验、实训、目标电子产品分析、制作等实践活动项目为线索安排教学任务,将理论学科知识和素质培养融于任务能力,整合、重构课程结构模式。并将实验室、实训室、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创建了一个和谐的多方位融合互动教学情景场。从先行训练“通用电子仪器仪表三大件”开始,基于实验、实践性活动项目和对目标电子产品的使用、测试、分析讨论、分拆、制作,边做边讲、边讲边做,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融合互动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