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332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读来读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仅收获了一本本沉甸甸的杂志,也收获了读者的鼓励;秋天也是憧憬的季节,不仅期待航空制造技术与读者共同进步,更期待中国航空工业早日腾飞。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搅拌机的有关搅拌技术:搅拌混合特性、均一化问题、传热问题、节能问题、相似与放大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评价搅拌的特性参数和影响搅拌的主要关系,提出了必须重视搅拌技术的研究,以便更好指导实际搅拌操作。  相似文献   
43.
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系统的检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触发开关式电子测头系统为例,叙述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系统的检定项目与方法。  相似文献   
44.
LYS新型式三等标准测力仪是吉林市江北机械厂于80年代研制生产的拉压两用测力仪。其特点是体积小,拉压两用。尤其对各种线材、薄板、纸张拉力机的检定,使用方便。经我站的多年使用效果较好,并且,在我地区各厂(所)使用量逐年增加。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测力仪的作用,我们对于LJ-500、LJ-1000型机及类似型号的试验机作拉向检定时,试验机上下夹头间最大行程与测力仪长度相等。如:上述2种试验机拉伸夹头间最大距离为200mm,而测力仪拉向长度:LYS10-5为260mm,LYSS-2为220mm。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一套新的拉头,如图1、图…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了用相选取样头对液体燃料在空气流中两相混合气的分析,获得了在一定试验状态下燃料汽化率的实用公式。指明了相选取样头的使用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46.
随着某训练大纲的全面实施,某型飞机及其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陆续出现一些新特点新问题。本文以发动机超温故障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维护措施,以避免发生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47.
为了获得组织分布均匀且综合性能好的较大改性区,对Mg-Zn-Y-Nd合金厚板进行单面和双面搅拌摩擦加工,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搅拌摩擦加工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均得到了显著细化,单面和双面搅拌摩擦加工后合金搅拌区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依次分别为4.45μm、5.08μm、5.30μm和3.93μm、3.20μm、3.19μm;相比于均匀化退火态合金和单面搅拌摩擦加工态合金,双面搅拌摩擦加工态合金的组织分布更加均匀和细小,其下层搅拌区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最高,分别为283.3 MPa和23.9%,且耐腐蚀性能最好,腐蚀方式由点蚀变为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48.
非预混条件下的旋转爆轰燃烧室双波头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旋转爆轰燃烧室双波头演化过程中流场结构变化的问题,对非预混条件下的旋转爆轰燃烧室从起爆到形成稳定的双波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起爆到形成稳定爆轰过程,燃烧室主要经历了起爆、爆轰波对撞和稳定爆轰三个阶段;在爆轰波对撞阶段,首次对撞是两个爆轰波间的对撞,由于对撞点处缺少新鲜混合气,从而在对撞结束后衰减为两个压力波。第二次对撞是两个压力波间的对撞,因为在第二次对撞点附近存在新鲜混合气来支撑爆轰波的持续传播,故对撞结束后产生了一个爆轰波和一个较弱的压力波;第二次对撞发生后,燃烧室内的压力波反射叠加并形成局部高压区,此高压区压缩气体使气体温度升高,高温气体引燃混合气后,最终发展成为第二个爆轰波;稳定阶段,两个爆轰波均能稳定自持传播,爆轰波峰面压力可达1.45MPa,波后温度为2500K,爆轰波速度稳定在1738m/s,产生的推力与比冲分别为79.76N和2312.15s;斜激波的存在使燃烧室出口平面流场产生了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49.
为揭示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的疲劳特性,对其开展了疲劳裂纹萌生数值模拟研究。考虑焊缝区微观组织特性,对Voronoi图法进行改进,建立了焊缝区包含柱状晶、细等轴晶及粗等轴晶的混合晶区微观组织模型;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考虑晶粒随机取向,生成晶粒多滑移带模型。基于Tanaka-Mura位错滑移模型,编写了疲劳裂纹萌生算法,考虑晶界处裂纹的连接与合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有限元计算建立了电子束焊接头疲劳裂纹萌生数值模拟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对GH4169电子束焊接头不同载荷大小的疲劳裂纹萌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裂纹萌生过程及萌生寿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还探讨了不同热影响区晶粒尺寸对焊接接头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子束焊接头疲劳裂纹均萌生于热影响区,但随着载荷水平的提高,萌生位置向熔合区一侧靠近;当热影响区晶粒尺寸与母材区晶粒尺寸越接近时,接头疲劳寿命越长。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原始搅拌摩擦焊(FSW)接头中间位置进行缺口挖补以模拟焊缝缺陷,采用钨极氩弧焊(TIG)补焊对其进行焊缝缺陷修复试验,研究该补焊工艺对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贮箱的FSW焊缝性能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后续工程指导。结果表明,相较于FSW接头,补焊接头TIG焊缝区主要由较大的等轴树枝晶组成,且与FSW焊缝交界处相互掺杂着粗大等轴晶和细小等轴晶;补焊接头固溶区受热循环影响较大,晶粒较为粗大,而过时效区受热循环影响较小,会发生过时效化并形成软化区。补焊接头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相较于原始FSW接头有所降低,硬度分布大致呈“W”形,WNZ区为硬度值最低处;补焊接头断裂位置始于焊趾处,断口存在大量韧窝,同时韧窝内存在第二相粒子,呈现韧性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