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932篇
航天技术   101篇
综合类   188篇
航天   1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远程能量传输飞行器为研究背景,基于FLUENT软件求解三维非定常欧拉方程,对飞行器外形的复杂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飞行器机身及全机在腹部能量入射舱打开和关闭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飞行器腹部能量入射舱开口对单独机身所带来的气动性能损失很大;对全机的升力影响很小,而对全机的阻力和升阻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在先进涡扇发动机空气系统与零件传热设计技术验证方面的研究情况,内容涉及发动机空气系统设计技术、零件热分析设计技术、涡轮叶片冷却设计技术及新型铸冷双层壳型高效涡轮冷却叶片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空气系统与零件传热设计技术中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软件校核与改进、试验研究与参数测试、以及设计体系建设等问题,通过系统的模型、部件和发动机整机三个层次的试验验证,初步形成了空气系统与零件传热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993.
《航空科学技术》2006,(6):45-45
低速增压风洞建设项目是我国"十五"期间固定投产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我国航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一项大型基础试验设施。10月26日,一航气动院实现低速增压风洞常压试验、增压试验一次性试车成功。本次风洞试车是分常压试验与增压试验两部分连续进行,并一次试车成功。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风洞轴系在最大转速和最高压力下运转平稳,风洞的冷却系统、增压系统、动力系统、水路气路系统、密封系统、测控系统、供电系统等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无论是常压试车还是增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依据热力学原理,对管内空气流动传热过程,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提出热力学能量特性准则方程。该方程依据流动和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有用能损失概念,将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定量系统地结合,分析空气管流的热力学能量性能。在着重壁面等热流流动工况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壁面等温度流动工况的分析及比较。文中以圆管道内空气湍流流动的能量特性分析为例,探讨能量特性的特点,各工况参数的影响及管流过程的最佳工况参数。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将Holst的求解跨声速全速势方程的AF2格式,推广到求解相应的轴对称流动问题,基本思想是将轴对称流的速度势方程分解为二维流效应和轴对称流效应两部分。在计算残值时,自然能上能下两部分都要考虑,但在进行近似因子分解时,只考虑二维流部分,而略去轴对称效应部分。算例表明,本方法收敛性很好,一般只要迭代30至50次。物体被考虑为半无限长的旋转体,而对有限长的物体则可看作截面积收缩为零的特例。采用C型网格的贴体坐标。用Laplace方程生成网络,并用快速收敛的AF1格式求解。  相似文献   
996.
机动过程中飞机通气系统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油箱通气性能计算是通气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某型飞机的通气系统进行了分析,在网络算法和时间微分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通气系统供油油箱组和非供油油箱组内空气压力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飞机机动过程中油箱组通气的模拟方法。针对某型飞机油箱通气系统,模拟了某一特定机动过程下,各油箱组内空气压力的变化过程,计算结果用于该机通气系统性能的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7.
设计了一组宽高比为8的不同形式的矩形喷口, 对其尾喷流掺混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圆到矩形过渡段的型面, 在喷管出口下缘加装下挡板以及在侧面加装挡板, 得到了4种不同形式的矩形喷管模型, 分别在相同边界条件下研究了它们的射流掺混特性.结果表明, 加装下档板和侧档板能够有效增强射流掺混, 缩短射流高温区长度.   相似文献   
998.
朱惠人  原和朋  周志强  许都纯 《推进技术》2006,27(4):312-315,320
1引言在现代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的尾部往往是高温部位,也最容易受热腐蚀而损坏,主要原因是叶片后部燃气侧流动往往已发展为湍流,使该部位换热强度很大,同时也降低了上游喷出冷气的冷却效率,叶片内部冷气经途中吸热,到达尾部时温度也相对较高,冷却作用也相对较小。因此  相似文献   
999.
气动参数对后台阶三维缝隙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特点,建立了后台阶三维缝隙结构气膜冷却特性试验台,测量了缝隙中心和肋中心下游气膜冷却效率的局部分布,研究了气动参数变化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其中基于缝高的二次流雷诺数变化范围是5 000~15 000,吹风比变化范围是0.5~2.0。试验结果表明:(1)二次流雷诺数对下游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对三维掺混区域的范围影响也不大;(2)吹风比对冷却效率有较大影响,总体上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增大而降低;(3)吹风比对三维掺混区的范围及三维掺混的特征均有较大影响,吹风比较低时,二次流向两侧肋后区域的流动扩散性较好,有利于提高整个被保护面的冷却效率,吹风比较高时,二次流向两侧肋后区域的流动扩散性较差,造成肋后区域冷却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00.
直射式双旋流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效果   总被引:6,自引:12,他引:6  
介绍了一种直射式供油的双旋流空气雾化喷嘴的喷雾性能.该双旋流器采用旋向相反的径向开孔式设计,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喷雾试验,研究了不同空气压力降和气液比工况下液雾的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及分布指数.试验中雾化液体为航空煤油,采用马尔文激光测雾仪测量喷嘴端面下游50mm处的液雾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液比的增加,SMD减小,分布指数也减小,并且存在一个关键气液比,在超过关键气液比的工况下,液雾的SMD及分布指数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