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航空   1101篇
航天技术   100篇
综合类   140篇
航天   1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综述了国内外飞机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机身应用现状及航空制件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概况,阐述了航空复合材料零件验收标准的制定依据和原则,以及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验收标准的主要内容;对比并分析了国际主要航空企业的无损检测验收标准,简述了飞机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及机身无损检测标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头部损伤判据HIC的概念、适航要求及影响运输类飞机客舱头排旅客座椅HIC的相关参数;叙述了旅客座椅头排距、头部撞击壁板的刚度、安全带织带伸长率、乘坐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影响和重要程度;对如何设计符合HIC要求的经济舱头排旅客座椅和壁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3.
基于损伤力学预估点蚀疲劳寿命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使用环境谱的不断变化会对机体结构造成腐蚀损伤,工程上难以在外场环境下进行实时损伤检测与疲劳性能试验。点蚀作为腐蚀的初始阶段,危害性大,部位也难以预测。采用损伤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以材料疲劳S-N数据为基础,将点蚀损伤认为是一种初始缺陷,建立基于损伤力学假设的点蚀损伤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并提出一种改进型损伤参数反演方法。对点蚀疲劳失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证明该方法应用于金属材料点蚀疲劳问题中是合理的、可行的,为后续实际预腐蚀损伤疲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对亚热带气象条件下使用的部分直升机雷达罩故障统计及分析,给出了雷达罩系统在亚热带高盐雾地区使用时外观及性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常见的结构损伤形式,为直升机雷达罩在该类地区更合理地使用及维修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同时,通过分析对比,本文还给出了亚热带气象条件下使用的直升机雷达罩在设计及制造时可以借鉴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5.
主要分析了FAR25.571对重量控制的影响,特别是对FAR25.571的修改以及这些修改对重量控制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6.
简述了保证飞机结构完整的贯穿可靠性的静动疲缩合设计思想,重点阐述了不等可靠性设计思想及其准则。  相似文献   
97.
杨雪 《民航科技》2003,(3):60-62
重着陆会危及飞行安全、损伤飞机结构、破坏旅客乘机的舒适性。本文阐述了在译码中对重着陆的判定,并结合典型事例分析了产生重着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
在飞机制造或维修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施工不当,在增压机身蒙皮上留下一些划痕线.本文介绍了划痕线的产生及由此导致的疲劳裂纹损伤情况.在弹性范围内,应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不同深度划痕线结构的应力集中分布,确定了疲劳裂纹可能的形成位置.分析结果可为适航管理部门和飞机维修单位提供划痕线的损伤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99.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在长期飞行过程中,由于疲劳、腐蚀、材料老化以及高空中的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积累,甚至发生飞机坠毁等突发的严重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0.
采用了全寿命(S-N)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循环振动载荷下的Ti-Ni合金管接头,给出了有限元计算的疲劳寿命分布图.结果表明,管接头中间内表面处为疲劳寿命的薄弱位置;马氏体相变和逆相变在同一位置的反复发生,是造成局部疲劳损伤/疲劳寿命低的直接原因和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