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7篇 |
免费 | 319篇 |
国内免费 | 15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41篇 |
航天技术 | 247篇 |
综合类 | 143篇 |
航天 | 4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106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70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为了解微细直管对液滴形成和燃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正庚烷作为燃料在内径为4mm的石英直管中的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显示:首先在不加热时,容易形成液滴,正庚烷体积流量小于40μL/min 时,火焰稳定性受液滴滴落的影响较大,液滴的蒸发主要受到空气体积流量影响下的火焰位置的影响;大于40μL/min时,液膜形成,火焰受液滴滴落影响不大.其次,管壁加热温度为180℃时,正庚烷体积流量低于60μL/min时难以形成液滴,大于60μL/min时液滴滴落后不形成液膜,液滴的蒸发受空气流速的影响较大,在液滴滴落以及空气流速的影响下,微燃烧器温度的变化对燃料的蒸发产生更大的影响,富燃较贫燃更易形成连续的火焰.空气流速大小对管壁温度影响明显,空气流速越小,管壁温度越高,液滴蒸发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73.
74.
光学镜体用铍材及其尺寸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评述了铍材用作光学镜体的优越性及其发展状部况,讨论了影响铍镜尺寸稳定 因素及提高尺寸稳定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5.
电火花微细加工微能脉冲电源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功率场效应管作为功率开关元件.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接口电路、功率管驱动电路等,研制适应电火花微细加工要求的微能脉冲电源. 相似文献
76.
77.
针对小井眼钻井技术对测井仪器口径的要求,设计了适合小口径测斜仪用的加速度计数据采集系统,采用A/D转换的解决方案,由22位Δ-Σ型AD7716芯片采样模拟信号,并将转换后的结果输入到FPGA,与陀螺和温度数据打包传入DSP,参与导航解算工作。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和数据采集的软件界面。实验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小于500ug,抗干能力强,满足小口径测斜仪可靠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
79.
介绍了离子液体推进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粒子发射的限制条件及通常采用的工作模式,总结了该推进器的常见分类形式。介绍了当前广泛应用的一些实验方法和仿真手段,以及针对发射阈值场强、束流散射、多粒子分散效率、推进器长时间工作稳定性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对比分析了适合粒子发射的工作环境及相对精确的仿真方法,为推进器的后续设计、工作模式设定及性能评估等工作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增大推进剂流阻、提高发射极阵列密度是提高离子液体推进器效率和推力的合适手段;利用闭环控制的方法改变发射电压极性、逐渐提高发射电压大小是维持推进器推力大小、提高工作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航空发动机间冷器及回热器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航空器发展对航空发动机经济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间冷回热循环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间冷器和回热器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间冷回热循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间冷回热航空发动机的研究背景,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航空发动机间冷器与回热器的换热表面研究、热交换器优化工作、间冷器及回热器与航空发动机整机匹配研究和新型高温热交换器技术,提出了航空发动机间冷器及回热器相关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