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249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5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随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广泛布网,其新的探测技术和应用方法也在不断探索。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对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其产品的理论研究。如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暴雨、冰雹、龙卷等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结构的研究,又如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的研究。新一代雷达与常规雷达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提取降水云体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天气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2.
周彬  王雪松  王涛  刘俊凯 《航空学报》2009,30(5):773-779
为了使机场雷达能实时探测和定位飞机尾流,对飞机飞行环境进行合理假设后提出了一个仿真尾流的保守被动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尾流中水蒸气等物质的运动演化规律。综合考虑大气环境中风速对尾流的影响,利用该仿真模型对尾流进行了实时仿真,得到了不同侧向风速情况下,不同时刻尾流的状态分布等重要特性。通过分析侧向风速对飞机尾流运动过程的影响,证明了当侧向风速为1.0~3.0 m/s时是最危险的,所得结论可为飞机飞行过程中避免尾流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密集型阵列冲击射流换热特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参数的阵列射流冲击孔实验件,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其冲击冷却进行了热像显示实验,获得了冲击射流雷诺数和几何参数对局部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射流雷诺数Rej的增加而逐渐增大;②随着孔间距的或者冲击间距的增大,冲击冷却的对流换热效果逐渐减弱;③当孔间距与孔径之比在3~5时,顺排阵列射流的强化换热效果优于叉排,而当孔间距与孔径之比为2时,在阵列射流上游叉排排布的强化换热效果优于顺排,而在下游则顺排排布的强化换热效果占优.   相似文献   
134.
对自激励旋进射流冲击冷却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旋进射流出口速度进行频谱分析研究其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旋进频率显著地受喷嘴尺寸影响,而Strouhal准则数则受喷嘴尺寸和流量的影响都很小.冲击传热实验表明,由于旋进射流对周围流体的卷吸作用使得射流流速显著下降,强化换热效果反而不及普通的冲击射流,而且随喷嘴尺寸的变化,旋进射流与直射射流之间换热性能的差异也没有统一的变化趋势.旋进射流只有在水平外掠加热平板时,才可能获得比普通射流更高的对流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13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千秒级长时间流固耦合传热(CHT)过程求解问题,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准稳态流场的全局瞬态紧耦合传热的新型松耦合算法。交替使用单独对流体区域进行稳态流场求解的算法更新流场,以及同时对流固区域进行瞬态传热求解的算法计算瞬态温度场。该算法相对于传统流固松耦合算法,可以大大减小流场更新频率,进一步显著提高计算效率。以管内定来流速度空气连续300 s的强制对流瞬态加热过程为例,利用Fluent软件证明了该算法相对于瞬态紧耦合算法获得的管体结构温升最大偏差为5%,而计算耗时减小到14.8%。  相似文献   
136.
为解决旋转固体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试难题,设计并研发了一款基于稳态方法的自热型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进行了管道标定实验,分别与经典经验公式以及自制的标定端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传感器的测试存在一个稳定的比例系数,经修正后相对误差小于5%。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从机理方面探究了该比例系数存在的合理性,发现在阶跃加热的情况下存在一个"热调整区",会导致对流换热的阶跃性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入口效应",同时这种效应不受加热段温度的影响,定性地验证了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7.
后台阶流动的Hybrid RANS/LES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和大涡模拟混合的方法对后台阶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区尺度采用IDDES(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模式:来流包含背景湍流度时,混合方法转化为WMLES(Wall Modeling in LES)模拟,除了近壁区外的大部分区域都是直接求解;不包含来流湍流度时,转化为DDES(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模式,附面层采用纯RANS模拟,大分离流动区用类脱体涡模拟方法模拟;对流通量的离散采用迎风型低耗散通量分裂格式和中心型四阶偏斜对称格式组合的模式;湍流模型采用Spalart-Allmaras(S-A)模型;亚格子长度尺度取决于网格分布和到壁面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8.
超临界压力下低温甲烷的湍流传热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亚洲  华益新  孟华 《推进技术》2010,31(5):606-611,622
通过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在准确确定甲烷的热力学和传输物性变化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两种热流密度下超临界压力对低温甲烷的湍流传热过程的影响,揭示了对流换热Nusselt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压力下,热力学和传输物性对湍流传热现象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在甲烷的临界区域附近,由于物性的剧烈变化会导致传热过程的恶化现象;在高热流密度情况下(如7MW/m2),增大管内压力有利于提高对流换热强度;现有的常用变物性湍流传热公式不能适用于超临界压力下低温甲烷的对流换热计算。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实验研究了内置圆球对Rayleigh-Bénard(RB)湍流热对流系统传热特性的影响.在对流槽内部加入有机玻璃圆球,通过改变圆球的直径和分布方式研究不同孔隙度φ对RB系统传热的影响.Rayleigh数(Ra)从5×107变化到2×109,Prandtl数(Pr)固定为5.5.结果表明,当Ra较小时,填充圆球对RB...  相似文献   
140.
超临界压力下正庚烷的湍流传热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益新  王亚洲  孟华 《航空学报》2010,31(7):1324-1330
 应用修正的对应态方法、基本的热力学关系式和Soave-Redlich-Kwong(SRK)状态方程计算了超临界压力下流体的传输物性和热力学性质,并将这些普适性的物性计算方法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型相结合,针对火箭推进系统、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的超临界传热和发动机冷却现象,在准确考虑热力学性质和传输物性变化情况下,系统地研究了一种典型的碳氢燃料——正庚烷在超临界压力下的湍流传热现象,详细分析了超临界压力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揭示了对流换热努塞尔数的变化规律,并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已有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在超临界压力下,努塞尔数随着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并且在临界区域附近会出现湍流传热的恶化和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