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旋转行波超声电机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对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和转子间接触状态,利用间距δ更准确地表征了定、转子间几种不同的接触情况;依据行波作用的特点,利用时空方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用接触变形角定量地表示定、转子间接触状态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弹性滑动、弹性滞后,特别是stick-slip现象对摩擦界面的影响;改进了传统的线性纯滑动摩擦模型.建立了非线性摩擦界面输出特性仿真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62.
感应电机定子绕组故障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相感应电机运行的各种故障中,绕组缺相故障的发生率较高.当供电电源一相断开以及定子绕组一相断开时,均将导致三相感应电动机的缺相运行.基于多回路数学模型,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瞬变过程做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并运用Matlab/Simulink组件对实验进行仿真.通过加入约束条件以及设定模型参数得出仿真波形图.分析仿真结果,指出定子绕组发生故障后电动机处于的工作状态,可对各种定子绕组的一些常见的故障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3.
本文提出了旋转定子环双作用变量叶片泵理论供汕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和比较了采用三种典型定子曲线时泵的供油调节特性。  相似文献   
64.
研制了一种基于两个弯振模态和一个纵振模态 ,可分别绕 x,y,z轴转动的圆柱 -球体三自由度超声电机。从电机设计的角度讲 ,使电机的定子具有合适的工作模态是至关重要的。在通常情况下 ,人们往往采用试凑的办法来满足其工作模态的要求。但“试凑法”是经验性的 ,不仅耗时多 ,效率低 ,而且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为此 ,本文建立了定子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在 MATLAB环境下编写了相应的优化设计程序 ,并根据其优化设计结果 ,设计和制造了定子和电机的原型样机 ,其外径为 2 0 mm,长度为 67mm,重量为 1 5 7g。实验结果表明 :电机定子的模态频率和振型满足设计要求 ,并与优化结果相吻合。故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并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5.
采用高超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方法测量钝头飞行器头部减阻杆的高超声速气动特性,研究减阻杆的气动减阻原理,分析了多组不同构型减阻杆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减阻杆显著减少了钝头飞行器高超声速的阻力,最大的减阻率达到60%之多;减阻效果与减阻杆构型和迎角状态密切相关;减阻杆会诱发稳定性、“热斑”以及非定常脉动等不利问题.  相似文献   
66.
对一种具有双定子的盘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讨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双定子电机因其具有的高转矩密度、控制灵活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进行双定子的能量分配以使系统效率最优也成为了一个难点。因此,提出一种基于MAP图的转矩分配策略,并在以TMS320F28335为主控芯片的试验平台上对电机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分配策略能有效地保证双定子电机系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67.
通过Jeffcott转子建立了转子初始弯曲结构模型,推导了初始弯曲转子的振动响应,仿真分析了弯曲因子和初始弯曲相位角对转子振动响应的影响,总结了初始弯曲转子的振动特性和规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初始弯曲的压气机转子运行试验,分析了该初弯转子的振动特性,对比了平衡状态对该初始弯曲转子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弯转子起动时的响应幅值等于初始弯曲幅度,响应初始相位与初始弯曲相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初始弯曲不会改变转子的临界转速,但会影响转子的共振幅值和相位,只有初始弯曲相位角为0°或180°时,共振相位才等于90°;初始弯曲对刚性转子或准柔性转子振动的影响较大,而对柔性转子振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初弯转子在某一转速区内响应振幅会出现一"凹坑",初始弯曲相位角越接近180°,"凹坑"底部对应的振幅越小;初弯转子响应幅值"凹坑"对应的转速范围随着平衡精度的提高而向高速区移动,当"凹坑"对应的转速范围落于共振转速区内时,转子的共振峰值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8.
OPTIMAL DESIGN FOR STATOR OF THREE-DOF ULTRASONIC MOTO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3-DOF ultrasonic motor with a cylindershaped stator and a spherical rotor is developed. The motor provides 3-DOF rotation around x, y. and z-axes implemented by two second order bending modes with orthogonality and one first order longitudinal mode of the stator, The three modes must satisfy some conditions.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in order to satisfy these conditions, a parameter fitting design method is used. However, it is an experiential design method with low efficiency and costs much time, sometimes it even cannot find a desired solu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optimal design method for the stator. Based on the method, an optimization program is developed in MATLAB environment. Using the program, a new prototype of 3-DOF ultrasonic motor is designed. Its stator has diameter of 20 ram. height of 67 mm, and mass of 157 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d stators‘ modal frequencies and modal shapes are in good consistent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optimal design program.  相似文献   
69.
从具体讨论定子铁芯叠装的可靠性设计谈起,提出了产品要获得良好的固有可靠性,是由产品总体设计、制造工序设计、工序间相互配合设计综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70.
弓形静子提高压气机抗旋流畸变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屠宝锋  刘华  胡骏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8):1943-1949
为降低旋流畸变对轴流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对双级低速轴流压气机的第1级静子进行了3种不同正弯角的弓形叶片设计.采用整环三维定常计算方法,研究了对涡旋流下压气机的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静子采用合理的正弯曲设计能够提高压气机抗对涡旋流的能力.正弯曲弓形静子能够降低端壁区域的负荷,抑制各排叶片叶根区域吸力面附面层分离的形成以减小损失、提高效率和总压比.静叶弯角为10°时峰值效率增加1.5%,失速边界点流量减小6.95%.流量为18.5kg/s时,效率、总压比分别增加1.7%和0.03%.当弯角过大时,叶中区域负荷上升且摩擦损失增大,反而不利于效率和总压比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