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2篇
  免费   877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航空   4323篇
航天技术   1060篇
综合类   677篇
航天   152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文中根据链式缠绕机运动规律,并结合C630型车床式缠绕机特点对缠绕机缠绕参数的选择进行了编程设计和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02.
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来传感器故障诊断和信号恢复的方法,包括硬件冗余、分析冗余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作了总结,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便为进一步研究传感器故障诊断和信号恢复方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3.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航天器再入制导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学者这方面的工作作一综述。目前国内研究的大多为有标准轨道的再入制导方法,且从最优原理出发对再入标准轨道进行了优化。对纵向再入制导规律也找出了最佳增益系数。侧向制导采用漏斗型开关曲线其效果良好。预测制导方法也开始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4.
新型的CMOS集成硅膜压力传感器由一个含四个压阻元件的电桥电路,一个放大器和一个新设计的能抑制电源电压变化和温度漂移的激励电源电路组成。敏感元件用自准直双元硅门CMOS工艺技术制得。方形的硅膜片由异向腐蚀剂N_2H_4·H_2O经腐蚀加工而成。在0~70℃范围内,灵敏度和偏置电压的温度漂移量小于±0.5%。这些数据比常用的杂化技术制得的元件所达到的数值小。利用新设计的激励技术,当电源电压变化±10%时,灵敏的变化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05.
有限推力下时间最优轨道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新刚  杨涤 《航天控制》2007,25(1):46-51
研究了一种有限推力作用下的时间最优轨道转移计算方法。以非奇异根素形式的高斯行星摄动方程为基础,由庞德里亚金极小值原理导出正则方程组,通过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协状态初值为待优化参数的参数优化问题,并通过非线性规划求解得到的参数优化问题,从而避开求解两点边值问题的困难。文章最后给出2个算例,分别计算了零倾角零偏心率最优轨道转移和大倾角改变最优轨道转移。计算过程及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对协状态初值猜测敏感性小,收敛迅速;零倾角零偏心率情况下无奇异;所得控制轨线光滑。  相似文献   
106.
航天器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强调了应用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技术进行航天器设计的必要性,分析了航天器MDO设计的内容,通过对各大宇航公司MDO应用的分析,论述了航天器MDO设计现状;在分析MDO框架的功能后,对几种流行的框架作了介绍;最后探讨了航天器MDO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徐敏  万自明  陈士橹 《宇航学报》2006,27(6):1147-1151
传统的再入轨迹优化问题通常是在气动外形和质量等总体参数给定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所设计的最优轨迹从飞行力学的角度来看是最优的,但从系统角度来看未必是最优的。在总体初步设计阶段,考虑气动外形和质量等其他学科影响的再入轨迹优化对于提高RLV的系统性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此时再入轨迹优化将是一个静态,动态多学科混合优化问题。以球头双锥的升力体构型RLV为例,以最小化热防护系统质量和最大横向机动距离为指标,采用两种典型的多学科优化算法来研究考虑气动外形、轨迹和热防护系统三个学科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多学科优化算法能够用来求解静态,动态多学科混合优化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问题,是RLV初步外形设计和任务轨迹规划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8.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施少范 《上海航天》2000,17(6):49-53
简要介绍了国外对地观测卫星研制开发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和研究了对地观测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这类卫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所达到的控制精度。同时展望了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9.
塞式喷管多参数性能优化计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影响塞式喷管推力性能的因素中总结出内喷管倾角,内膨胀比、总膨胀比,燃气总压和飞行高度这五个主要因素,并以推力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枚举和逐层优化的方法对上述五个参数的取值进行优化计算,提出了对这五个参数进行优化取值的方法并得到了相关结论,其结论可为实际的塞式喷管发动机设计研制提供部分的理论依据。指导相关设计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0.
大型弹体发射速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弹体的发射速度是各种弹体飞行控制中的重要参数。由于弹体尺寸大、发射时间短等原因,因而对发射速度的快速实时测量难于保证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双测头光电反射式速度测量系统”,它采用“双路平衡式光电传感系统”接收信号,可实现各种大型物体(如导弹、火箭)的发射速度测试,在0-50m/s内,其相对误差小于1%,且安装调工方便,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