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253篇
航天技术   183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1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01.
介绍了X射线脉冲星序贯观测导航体制和脉冲星导航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卫星实测数据的脉冲星导航基本观测量处理方法。针对中国首颗大型天文卫星“慧眼”(Insight-HXMT)的能粒子探测器载荷观测的原始观测数据,给出了导航观测量处理精度结果。同时将卫星精密定轨星历作为标称轨道,与X射线脉冲星导航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Insight-HXMT卫星数据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精度约为10 km的结论。最后,针对实测数据导航结果讨论了本次试验的不足并给出了未来脉冲星导航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2.
为了解辐照对航天电子元器件封装基板复合材料SiCp/Al的影响,利用3 MeV Fe11+束流进行了不同注量下的辐照实验。辐照完成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纳米压痕仪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XRD分析表明,Fe11+离子入射后材料辐照层应力发生了变化。结合对应的理论模型,对铝基体的位错密度进行计算,发现辐照后铝基体的位错密度增加,SiC颗粒产生非晶化。纳米压痕测试表明,随着离子注量增加,材料辐照硬化程度增加。综上,辐照硬化可能是由于铝合金基体的应力变化导致产生局部高密度位错区,而这些区域阻碍了后续位错的运动,进而导致位错聚集,最终使得材料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603.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预测室内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情况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十射线模型,自主开发了一种改进射线跟踪模型算法。该模型方法对微波室内传播提供可视化场景模拟,实现了室内短距离无线电波的传播预测和电磁波场强可视化。在多种场景测试并与其他室内电波传输模型对比,结果显示经过校准的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至5.53,准确度更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室内环境中的信号接收功率。  相似文献   
604.
基于100 MeV回旋加速器质子束流,参考IAEA TRS-398号报告,开展质子束布拉格峰测量。基于水吸收剂量测量原理及影响因素,选择合适水箱尺寸及电离室型号。基于空腔理论,及质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利用PTW-30013指型电离室、MP3-P三维扫描水箱配合MEPHYSTO Navigator软件测量经石墨降能器扩展后的布拉格峰。测量同一实验条件下质子束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并利用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将最高剂量作为归一点,得到该质子束流布拉格峰位、峰宽、实际射程、剩余射程及坪区高度等辐射质参数。该质子束布拉格峰宽约为1.21 mm,参考深度约为43.63 mm。  相似文献   
605.
606.
针对现有可靠性分析方法不能适应卫星网络中信息传播时延长,业务需求多样,导致计算准确性低的问题。考虑卫星工作的多状态特性,研究了多状态下卫星网络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卫星网络k端可靠性分析算法。首先,进行节点融合,对非融合元素采取置零取非操作,进行网络拓扑邻接矩阵变换,得到连通k个节点的路径。相较于传统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矩阵变换次数,避免了冗余链路的产生。然后,为提升可靠度计算的准确性,根据不同业务的QoS约束条件和链路当前状态,确定网络中满足条件的可用路径,最后,由链路当前状态的可靠度计算出不同业务下的k端路径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算法,本算法不仅提升了卫星网络在不同业务下k端路径可靠度计算的准确性,而且计算效率提升了33.3%。  相似文献   
607.
针对固态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利用其非相干合束的能量叠加作用机理,通过将激光束衍射、光束质量、湍流、跟瞄误差等因素归一化成远场光斑的扩展,对子口径发射时的指标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子口径与系统发射口径间的关系,对固态激光武器系统的单台激光器功率、合束数量、发射口径,以及光束质量、跟瞄误差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一定输入条件下的武器系统指标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