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9篇
  免费   1315篇
  国内免费   467篇
航空   4594篇
航天技术   481篇
综合类   520篇
航天   69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轮盘应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俊星  陆山 《推进技术》2005,26(4):344-347
为较准确评估应变疲劳寿命可靠性,通过引入两个相关随机变量对Coffin-Manson公式随机化,发展了一种轮盘应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概率模型。对线性回归残差重新定义,使得到的回归参数不随坐标系的选取发生变化。采用响应面法和蒙特卡洛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轮盘危险点应变幅的分布,最后通过多次解非线性方程数值模拟得到轮盘危险点应变疲劳寿命分布及其可靠寿命。  相似文献   
82.
冲击射流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PIV技术对出口内径为10mm的冲击射流进行了不同距离(2d、3d、6d、8d),不同压比(1.2、1.5、1.8、2.0、2.3、2.8)下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分析和图像处理等手段对冲击射流的流场分布、涡结构进行了适当的总结。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规律。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为摸清小涡喷发动机在部队技术准备过程中的特点,着重研究了小涡喷发动机降转过程的特性,建立了动态方程,计算结果能为分析发动机故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高超声速钝楔边界层转捩大涡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宏禄  马汉东  王强 《航空学报》2007,28(2):269-274
 以五阶迎风和八阶对称格式混合差分格式求解三维可压缩滤波Navier-Stokes方程,对来流Mach数为6.0、半锥角5°的高超声速空间发展钝楔边界层转捩至完全湍流进行了大涡模拟。时间推进采用紧致存储三阶Runge-Kutta方法,亚格子尺度模型为Driest因子修正的Smagorinsky涡黏性模型。通过定常流场入口边界附近吹/吸引入不稳定扰动斜波的方法数值模拟得到了层流失稳转捩直至完全湍流的空间发展全过程。对扰动的线性、非线性增长以及湍流斑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转捩及完全湍流下的速度相关量统计并与实验、DNS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及实验吻合。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分析WZ8A航空发动机铝铸件的特点入手,系统地介绍了生产AS7G03合金的铸造工艺,详细地评论和比较了AS7G03合金的常温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论述了用XPS方法研究三种不同厂家的氟油对陀螺仪用金属及非金属的腐蚀。使用XPS方法研究氟油对陀螺仪材料的腐蚀,可在短时间内给出明确的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腐蚀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7.
88.
89.
随者航空技术的发展,设计出高性能、长寿命的发动机以适应未来战争及民用航空的需要已成为各国航空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近20多年来,由于材料性能的提高,特别是冷却技术的发展,使涡轮前燃气温度T4*有了突破性的提高.目前性能先进的燃气轮机的已高达1850K以上,增压比已高达25以上,再过20年,TLC将高达30以上,TLC可望高达2400K,推重比可高达到15~20,这就为燃烧室等热端部件(包括涡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本文讨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颗粒尺寸对颗粒速度滞后数的影响,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分析了燃烧室压力和装药通道面积对颗粒速度滞后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