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3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韩伟伟  曹文健  楚化强  顾明言 《推进技术》2018,39(12):2788-2797
为探究氧体积分数对乙烯同轴射流扩散火焰中碳烟颗粒生成及演变过程的影响,采用SiC纤维沉积法和热泳探针采样法,对层流扩散火焰中不同径向和轴向位置处的碳烟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体积分数增加,使火焰同一位置温度升高。在氧体积分数低于31%、火焰高度低于30mm时,SiC纤维上碳烟沉积物形态由火焰中心位置处的表面光滑的类液态演变为粗糙的凹凸块状,随温度升高及氧化作用加强,渐渐被氧化为疏松的团簇状、絮状,最终过渡为致密的团簇状和纤维网状。相同氧体积分数下,碳烟颗粒平均粒径随火焰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氧体积分数21%、火焰高度30mm处初生粒子直径达到最大值,为41.8nm。在火焰根部,碳烟颗粒平均粒径随氧浓度升高而增大,而火焰较高位置处则呈现了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42.
预燃级对TeLESS Ⅱ燃烧室冒烟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预燃级结构的TeLESS Ⅱ燃烧室冒烟排放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燃气分析试验方法分别考察了预膜空气雾化喷嘴和离心喷射空气雾化喷嘴在预燃级单独工作和主预燃级同时工作时的冒烟排放。结果表明在预燃级单独工作时,预燃级结构对冒烟排放性能影响较大,而在主预燃级同时工作时影响较小。通过数值模拟对两种预燃级结构在预燃级单独工作时的冒烟排放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预燃级结构改变了燃油在主燃区内的分布,两种方案在主燃区内生成的碳烟前驱物乙炔质量分数和分布位置存在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燃烧室出口冒烟排放不同。   相似文献   
43.
少烟高固体含量丁羟推进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理论计算和初步实验,证实少烟高固体含量丁羟推进剂是实用的。研究表明,铝粉含量对I^0sp、燃气中Al2O3含量、ρ有显著影响,降低铝粉含量,比冲大幅度下降;RDX代替部分AP,烯气中HC1、H2O含量降低,但(CO+H2)含量增加,增加了燃气的二次火焰,低铝粉配方中,RDX不能提高比冲;增加固体含量,能明显提高比冲和密度,是提高能量特性的有效途径;提高压强,比冲增加,燃气中H2O%和CO+H2  相似文献   
44.
离心风机蜗壳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风机的效率。本文介绍了用烟线法显示离心风机蜗壳内部流场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和结果,并提供了两组实验照片。一组是在风机进口条件相同转速不同时拍摄的。另一组是在风机转速相同流量不同时拍摄的。对照片显示的蜗壳流场进行了分析。本文还介绍了基于变分原理的数值计算。根据泛函的极值必要条件,对离心风机蜗壳流道中的流场求解,并以变域变分的方法求解叶轮与蜗壳之间的分流流线的位置。最后将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相符。本文提供的方法可对蜗壳设计的优劣作出判断,并可对蜗壳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5.
少烟复合改性双基(CMDB)推进剂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混合硝酸酯NG/BTTN(DEGN)=1和溶棉比NG+BTTN(DEGN/NC+PEG)=3.5~4.0的少烟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中,选择聚乙二醇(PEG)预聚物取代部分NC,研究了其含量和分子量变化对力学性的影响。发现当PEG含量为4%,NC为7%时,在两种混合增塑剂中都可使-40℃下最大延伸率超过40%。从溶涨实验中观察到,随着配方中PEG含量增加,尽管(NCO)/(OH)值也增加,但相对  相似文献   
46.
采用一种新型水平速度传感器,测量体育场内场水平风速,同时用烟线示踪粒子显示方法,同步辨别了传感器所处位置的风向。通过图像处理,获得体育场在不同的风向条件下内场各测点的水平速度矢量,并给出了变化的速度场水平方向瞬时流线,对该体育场在风作用下内场风场的品质作出预报。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客机隔热隔声棉点火特性与产烟毒性,使用相关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点火持续时间和辐射板温度均对隔热隔声棉点火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点火持续时间越长,火焰沿Y轴蔓延距离越大,点火15 s时,明火附近区域的隔热隔声棉出现被烧穿现象,但烧穿面积不大。火焰沿Y轴蔓延距离增长速率却随点火持续时间的增大而减小,验证了隔热隔声棉的隔热效果。辐射板温度在700~820 ℃范围内越大,火焰沿Y轴蔓延距离的增幅就越小,说明热辐射对样品燃烧的促进作用比明火火源的加热作用小很多。当样品质量为75 g时生成的一氧化碳(CO)毒气体积分数达到0.041%,该值已经对人体构成威胁,而样品质量在5~75 g范围内越大,燃烧产生的CO毒气体积分数便越大。研究结果对认识客机隔热隔声棉燃烧点火特性和产物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为了促进藻基生物质航空替代燃料在实际发动机中的应用,得到更多它与传统航空煤油在基础燃烧性能方面差异的实验数据,对比研究了藻基燃油与RP-3航空煤油,两种燃油在相同的工况下形成层流扩散火焰,采用直接采样法采集碳烟颗粒和中间气体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工况下,RP-3航空煤油与藻基燃油的火焰高度分别为33.5mm和34.5mm;RP-3航空煤油的表观亮度高;藻基燃油在各个火焰测点的温度都高于RP-3航空煤油,两者的最高温度分别为1453.6K和1405.3K,其数值都与对应的绝热火焰温度相差较多,其原因主要为大量碳烟的辐射和氮气载气吸热;同一火焰位置测点,藻基燃油形成的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颗粒的粒径、碳烟数密度都比RP-3航空煤油少。中间气体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RP-3航空煤油火焰中易形成环芳香烃的短链烃类,如C_4H_2,C_3H_4小分子烃类含量比藻基燃料多,进而更加容易生成碳烟。  相似文献   
49.
根据详细的燃料氧化机理和多环芳烃生成机理,对乙烯同轴射流火焰在重力变化下碳烟生成情况进行计算.认为碳烟的初始成核是由两个较大的多环芳烃(PAH)二聚而成,碳烟的表面生长机理为HACA,凝结过程主要考虑PAH与碳烟的碰撞吸附,碳烟生长和氧化过程耦合在分节气溶胶模型中.计算结果表明,微重力条件下乙烯同轴射流火焰峰值温度下降230K,碳烟浓度显著增加,且浓度峰值在微重力条件下更加偏离中心线.分析重力变化对碳烟前驱体乙炔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初始成核速率、表面生长速率及凝结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烟在中心轴线上主要是通过凝结过程生成的,且微重力条件下PAH在碳烟表面的凝结更加重要.由于微重力条件下停留时间更长,导致碳烟直径更大.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环形管内甲烷的爆轰传播机理,在内径为80 mm的管道内分别安装内径为20 mm、40 mm、60 mm的内管,形成环形管道,进行了甲烷-氧气预混气爆轰实验。将烟膜分别固定在外管的内壁以及内管的内外壁,记录环形管道通道内的三波点轨迹;同时在环管端面安设烟膜记录端面的轨迹。所记录的轨迹较混乱,这是因为横波在沿着传播方向绕着管轴旋转时不断地相互碰撞,反映出甲烷-氧气预混气是典型的不稳定预混气。明显可见当初始压力为12 kPa时,爆轰波在普通圆管内呈现双头螺旋爆轰结构,设有内部小管内径为20 mm 的环管外管内壁得到四头螺旋爆轰结构,说明其他因素不变地情况下,环形管内更容易获得自持爆轰。增大环管内管管径为60 mm,环形通道内烟膜记录中未显示任何三波点轨迹,因为此管径下,胞格尺寸过大,无法容纳于管道中。增大内管管径,外管内壁烟膜记录胞格数量增多,胞格尺寸减小,原因为当边界条件改变时,爆轰极限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子获得的初始能量多,反应速率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