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综述几种典型的太赫兹雷达前沿探测成像技术。首先,回顾太赫兹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实用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然后,分别从太赫兹雷达增程、前视成像探测以及雷达信号处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梳理太赫兹单光子探测、里德堡原子探测、孔径编码成像、涡旋目标微动探测以及智能信息处理五种典型的太赫兹雷达探测前沿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技术优势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成果有望为突破太赫兹雷达在作用距离、探测体制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提供可行的技术途径,并进一步推动太赫兹探测机理、方法、器件和系统等全面创新发展,为战场侦察、精确打击以及远程预警等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太赫兹天线工作频率高(100GHz~10THz),对加工、装配精度要求严苛。合理有效的天线结构设计是太赫兹天线工程化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文章结合型号研制了一套工作在93.9GHz的太赫兹天线,并采用3D打印技术,详细阐述了天线结构、各组成结构材料和关键点,并根据使用环境,对天线结构进行了验证和电性能测试。地面试验结果表明,整套天线满足各项指标要求,也验证了该天线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设计的创新点是极小尺寸双反天线的3D打印设计与工艺,且工艺方法和设计思路具有普遍性。基于3D打印的太赫兹天线将在航天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详细介绍了运用ANSYS软件对双向超越离合器的接触强度分析的各个步骤,并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传统的赫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此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为分析双向超越离合器的接触强度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4.
利用实验室建成的大型混响室和GTEM室,分别对某典型数字电路进行了连续波辐照电磁环境效应试验,分析了不同测试环境对数字电路的干扰作用规律,获取了受试电路在各种状态下的干扰阈值。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混响室与GTEM室两种测试方法辐照效应的相关性,为混响室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太空探索》2002,(12):26-29
  相似文献   
56.
57.
论文试在分析公元三世纪古罗马政治历史背景和哲学传统的基础上,理清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美学主要观点和描绘其等级、层次分明的美学框架。普罗提诺从斯多亚派吸收流溢说,将灵魂作为接口,并借用了亚里斯多德的质料和形式,在其自身的神秘主义神学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逻辑一致的美学系统。在这个美学系统里,普罗提诺指出要寻找美的终极体验必须回归个体自身。  相似文献   
58.
太初     
无极 《今日民航》2013,(8):74-75
正~~  相似文献   
59.
太赫兹波段,天线器件的特征结构尺寸已达到亚毫米量级,且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制造工艺能力的提升对于天线技术的发展尤为必要.以我国未来新型遥感载荷的研制需求为例,重点介绍了太赫兹天线系统前端喇叭馈源、频率选择表面、极化栅网等关键馈电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研究进展,针对器件精细结构的尺寸加工要求,给出相应合理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并对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与说明,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同类型天线产品的研制提供有益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
针对太赫兹频段卫星通信系统对信号传输及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于75 GHz~ 110 GHz毫米波频段的大功率高精度波导可调衰减器.文章采用了吸收式衰减的方案,设计了一种插入式衰减的波导衰减器的衰减结构.首先确定波导可调衰减器结构要求;其次运用HFSS软件对衰减器射频指标进行设计仿真,并对衰减片方阻、厚度、外形结构等进行参数分析;最后通过制造出波导可调衰减器实物并进行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法及设计结果准确.结果 表明:波导可调衰减器的驻波比与衰减片外形有关,衰减平坦度与衰减片方阻值相关.在75 GHz~110 GHz频段,衰减器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2,插入损耗小于1.0 dB,衰减量调节范围为0 dB~ 30 dB,耐功率为500 mW,实现了低驻波比、小插损、大衰减范围、高精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