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89篇
航空   652篇
航天技术   740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15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士元 《太空探索》2004,(3):30-33
火星历来是一个危险的目的地。40多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各类探测器.但2/3探测器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被称为“探测器的坟场”、“死亡星球”。远的不说.就从2003年12月份讲起,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因为技术故障在太空中做了几年绕太阳旋转的人造行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呈现持续升温趋势。美国以"空间探索新构想"为指导,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俄罗斯计划进行首次载人探月飞行;印度也计划将航天员送入太空;日本有意在2007年先于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美国、俄罗斯重启国际空间站建造计划。总之,在竞争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在调整中谋划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未来世界载人航天的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1M-5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和设计目标1997年2月14日,日本利用M-5固体运载火箭在鹿儿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1颗称为Muses-B的射电天文卫星。M-5是日本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运载火箭,而且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1987年以前,由于受日本航天政策的限制,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只能生产外部直径不超过1.4m的一次性运载火箭。但随着ISAS发射任务的增加,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重新修改了空间政策,并确定ISAS能够生产直径达到2.5m的运载火箭。M巧的设计即反映了新的航天政策。M-5是日本M系列运载火箭中第6个型号,前5…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大型锻件的精化是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轴颈及环形件等大型锻件精化的应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4):47-47
在2005年6月第一艘太阳帆“宇宙1号”发射失败后,美国行星协会开始考虑利用“宇宙1号”的备用组件建造另一艘太阳帆,最早将于2006年底发射。“宇宙1号”在6月21日“波浪”号潜射火箭飞行失败时失去联系。俄罗斯调查者们7月末得出结论:由于该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过早关闭,而导致了“宇宙1号”未能进入轨道。但是,根据地面站接收到的遥感信号,行星协会一直相信“宇宙1号”可能曾经短暂进入了轨道。由于出口控制的限制,行星协会不能参与事故调查,他们对俄罗斯调查者们的信息交流水平感到不满。如果发射一个新的太阳帆,行星协会计划使用其它的运载火箭,或是作为“宇宙-3M”火箭的主载荷,或是作为“第聂伯”、“联盟”或“阿里安”运载火箭的第二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空军和NASA最近达成共识,同意继续对建造联合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试验机进行评估。在一项为期4个月的研究中,通过对美国空军和NASA进入空间的技术和需求等方面的仔细分析,研究小组建议空军和NASA一起研究建造联合操作试验机的可行性。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