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出了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跳时码的问题,首先回顾了超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基本的技术;提出了三种跳时码的结构及其在UWB系统中的应用;从相关性方面给出了性能分析,并从多址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码字之间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包接收的MANET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该协议利用信道多包接收的特性,结合功率控制和协议的跨层设计,可选取信道增益较大的节点接入信道.实验结果表明,在业务量较大时,新协议在提高网络吞吐量的同时,减小了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串行MSK DS/SSMA系统的性能。这种单通道系统能够产生和并行双通道MSK DS/SSMA系统相同的发射信号,它具有恒包络和优良的频谱特性。而且,串行MSK DS/SSMA系统的硬件成本和BPSK DS/SSMA系统的相当,分析结果表明,前者的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34.
考虑到时分多址系统的特殊性质,并结合已有的时分多址系统中共信道干扰抑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系统的,不依赖于用户空间特征估计的空分多址方案.方案采用自适应天线和软波束形成技术,能够在时分多址基础上实现多路信号的空分接收.文章给出了在GSM系统中应用该技术的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形成正交接收,发送波束,从而保证共用相同信道的多个用户间的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35.
卫星通信系统是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个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为了使人们能建立一个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卫星通信体制的概念,本文总结了卫星通信体制几个方向的内容,加以概括叙述。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介绍一种Ad Hoc网络令牌传递协议。在该协议中,根据MAC控制协议产生令牌群首并进行传递,可减少由于分组碰撞产生的错误。由当前的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地形成令牌的传递路由,能很好地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通过严格地限制每个令牌的生存周期,简化令牌的维护,并为时延敏感的业务提供良好的QoS保障。同时介绍动态群首方式,具有良好的信道访问公平性,网络管理和控制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先讨论了蓝牙 (Bluetooth)技术的基本概念 ,然后分析了蓝牙无线接入控制技术的特点 ,并对蓝牙无线接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8.
一、前言 在民航空管传输系统中,几年以前主要的传输方式是以微波、光纤、实缆等介质实现点对点的传输为主。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光纤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设备进入了网络时代。接入业务的解决方案,也由原来的点对点的接入方式,变为由网络上路由可以灵活配置的接入网来实现,同时接入网的路由保护功能也解决了原有传输系统中路由不能及时切换,路由没有迂回保护的问题,很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业务的接入。  相似文献   
39.
非相干扩频测控体制的多址干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非相干扩频测控系统的多用户目标应用产生的多址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非相干扩频测控体制的原理和特点,给出了多址信道模型,讨论了多址效应的主要成因及解决措施。某应用样例表明:分析结果与实际测试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40.
赵冬梅 《卫星应用》2014,(11):40-44
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将卫星通信与无线接入手段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互为补充,共同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几种能对卫星通信服务进行扩展和延伸的无线接入技术,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