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574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01.
采用正交多项式和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热力参数(顶刹时差、变形量、顶锻速度)与摩擦焊接头金属性能间的本构关系;探讨了热力参数对接头金属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高温合金与耐热钢摩擦焊接成形与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2.
金属蜂窝夹芯板瞬态热性能的计算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掌握热防护系统(TPS)中热结构超合金蜂窝面板在热环境下的传热隔热特性,是飞行器防热结构设计的先决条件。从镍基高温变形合金蜂窝板隔热试验出发,结合蜂窝板的试验和实际使用环境下的对流换热理论分析,建立了考虑夹芯的辐射、传导和对流传热形式的蜂窝面板的瞬态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得出镍基合金蜂窝板在高温下的防热特性。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试验误差和不同环境间的修正。讨论了部分蜂窝板设计参数对隔热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材料常数和蜂窝芯壁厚对隔热效果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03.
采用光学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系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有限元仿真模拟等技术,研究了金属橡胶构件以不同轧制率度冷轧以及410~1270℃热轧异型小锈钢微丝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φ0.4mm的原材料冷拉拔不锈钢微丝中形变马氏体含量为82.1%,经冷轧成形后有所增加,经热轧后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轧制成形异型不锈钢微丝内部存在的微孔体积分数比轧制前有所减小,尤其是在固定轧制速率下随轧制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冷轧成形异型不锈钢微丝的抗拉强度高达1374~1553MPa,硬度为402~510 HV.若轧制率一定,异型不锈钢微丝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随轧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延伸率随之增大.模拟结果表明,异型不锈钢微丝轧制成形后截面的变形区域为49.8%.  相似文献   
804.
基于PC/DSP的开放系统结构智能切削模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用PC微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板构成实时开放系统结构智能切削模块(OSA-IMM)的体系结构和功能要求,以及实现开放系统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采用信号处理网络、可重入的插入式模块、描述命令文件以及面向切削过程智能化控制的标准函数库等,实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和智能化.以OSA-IMM构成了车削过程自适应控制系统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车刀后刀面磨损值在线估计系统.实验表明,OSA-IMM具有良好的开放系统结构和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并有智能计算能力,在该平台上,可以方便地配置成适用于切削加工过程不同要求的控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05.
金属减振器     
金属减振器是一种新型的全金属阻尼减振器,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环境下缓冲、阻尼、减振、密封结构,具有类似于橡胶的弹性和结构。美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武器装备上使用金属橡胶构件。前苏联从截获的美国军用飞机上发现该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6.
为有效分析电大尺寸金属目标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量法(MOM)的加速算法(FA).算法通过改进基函数生成稀疏对角系数矩阵,用迭代法快速求解所列的线性方程组.对无限长圆柱、无限长椭圆柱、无限长方柱和平板金属散射体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与MOM吻合较好,且大幅缩短计算时间,节省计算机内存.  相似文献   
807.
采用一维两相多组分反应流法,对镁基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进行了性能分析,计算得到了稳态工作时发动机流场参数分布、液滴蒸发过程及性能参数。通过试验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和可信性,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实际测量温度和燃烧效率对燃气入口条件进行修正的方法,减小了模型计算误差。采用修正模型计算了发动机性能随一次水燃比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存在最佳一次水燃比。研究结果对发动机设计和性能分析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8.
姚伟 《航天器工程》2008,17(4):41-45
对电磁驱动液态金属热控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水工质回路的传热特性比较表明:在进行高功率密度器件散热方面,液态金属换热性能明显优于水等常规工质,在较小的流速下,可以保持较低的器件表面温度;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采用无运动部件电磁泵驱动,具有可靠性高、振动噪声小、结构简单紧凑、功耗小、可控性强等优点。该系统不仅可解决空间高热流密度器件散热难题,而且在微小卫星、月球/行星表面探测器等主动热控制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9.
高速旋转条件下,封闭循环小通道内的流体(热驱动介质)在浮升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热驱动运动,将热量不断的从高温端携带至冷却端释放。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离心力场下封闭循环小通道中,不同性质流体的流动和换热特性。重点分析了以液态金属锂、钠和钠钾合金为热驱动介质时,热驱动运动的换热特性Nu随Bu和Ro两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中发现在一定的Bu数变化范围内,以液态金属锂、钠以及钠钾合金为热驱动介质所得到的Nu均随Ro数的增大而减小;当Ro数相同时,Nu随Bu数的增加而变大。研究结果表明高转速,低加热量时,采用液态钠钾合金为热驱动介质可以得到最好的热驱动换热效果;在高转速,高加热量时以液态锂为热驱动介质时,热驱动换热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10.
金属燃料/水冲压发动机构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凡  张为华  江振宇 《推进技术》2012,33(1):125-130
为了获得水冲压发动机构型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中等金属含量燃料研究了四种发动机构型一次加水后的燃烧性能,试验得到了发动机压强、燃烧效率和喷射效率等性能参数。试验表明,不同发动机构型对发动机工作过程存在较大影响,发动机进水后存在收敛段,会出现压强振荡现象,收敛段也会降低喷射效率。金属燃料自持燃烧产物通过喷孔进入补燃室与水发生反应,虽可消除发动机压强振荡现象,但燃烧室会产生大量残渣。将燃烧室和补燃室直接相连,可实现发动机稳定工作,提高喷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