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63篇
航天技术   7篇
航天   3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效率建模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灯辉  王丹丹  杨涛  刘巍 《推进技术》2014,35(2):251-256
为了获得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计算模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创建了燃烧效率模型,初步推导出燃烧效率的表达式,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数值计算模型准确度较高,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可用数值模拟代替试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燃烧室燃烧效率与进气流量、燃烧室压强燃烧室长度成指数关系,同燃料内径以D=2为分界点成分段指数关系。改变工况后运用拟合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契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62.
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特性,采用RNG κ-ε模型、涡耗散湍流燃烧模型和一阶迎风格式,对以PMMA为燃料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温度及组分分布.通过比较数值计算结果与国外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随着轴向位置的增大,燃料局部退移速...  相似文献   
63.
迟鸿伟  魏志军  王利和  李彪  王宁飞 《推进技术》2015,36(10):1495-1503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PMMA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基于动网格技术的非稳态数值仿真研究。基于超声速流中的耦合传热及质量注入建立了固体燃料燃烧的数值模型,研究了燃烧室构型和进气总温对固体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实验数据对比证实了本文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够实现自点火建压和维持燃烧。在燃烧过程中,装药壁面燃速分布不均匀,凹腔逐渐变得扁平。随着主流流速增加和通道的扩大,凹腔的火焰稳定能力降低,直至熄火。初始凹腔较深、进气总温较高时有利于稳定火焰。当进气总温提升400K时,工作时间和燃料消耗量提高1.8倍。  相似文献   
64.
本文给出一个研究积炭辐射对固体燃料燃速影响的综合模型,该模型由几个子模型组成:用低雷诺数二方程k—ε模型计算流场输运问题,用旋涡—耗散模型计算湍流及化学反应问题,用二热流方法计算辐射传热问题,除对流和扩散外,输运方程还考虑了积炭的生成及氧化问题,以计算其浓度。该模型对PMMA燃料所作的计算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表明积炭辐射是确定固体燃料的热解速率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5.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的燃速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特点、燃烧中气相过程和固体燃料内部的传热过程,利用由传热理论得出的固体燃料燃速公式和阿累尼乌斯(Arrhenius)燃速公式耦合计算,得到了燃速与氧化剂流率、轴向距离、装药初温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固体燃料燃速主要受氧化剂流率和轴向距离的影响,随氧化剂流率的增加而增加,随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固体燃料燃速温度敏感性小,在设计发动机时可以不考虑装药初温的影响.利用热力计算得到了绝热燃烧温度与氧化剂流率和药柱长度的变化规律,绝热燃烧温度随氧化剂流率的增加存在一最大值.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道比较吻合,为进一步研究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及流动问题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涡流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洋  杨涛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5):396-399
通过对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流动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涡流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主要讨论了发动机推力和比冲、固体燃料的平均后退速率和燃烧效率对旋流强度的依赖关系,还对推进剂燃速沿轴向的分布进行了考察,并与无旋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强度的涡流能明显提高固体燃料燃速和发动机推力,但强度过大,涡流反而会给发动机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涡流增强燃烧作用主要体现在装药后段。  相似文献   
67.
喷流噪声和气动噪声引起的声振是固体发动机静止试验时最严重的振环境。噪声分析通常是用精密声级计和滤波器,倍频程谱分析需用11个档位的滤波器,1/3倍频程则需用34个档位的滤波器。  相似文献   
68.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部燃烧和流动过程,建立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模型。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分析了发动机内流场结构和燃速特性。理论计算表明发动机内流场呈现很强的二维特征,附着点位置与入口台阶高度和燃烧性能有关。为验证计算结果,设计并建成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69.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高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壅塞式和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调节特性及方案,并着重分析了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燃气流量自适应调节原理与规律,分析计算表明,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不仅结构简单,且能明显提高发动机在非设计状态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70.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冷态流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在球缺型多级多切轴向喷孔与双侧下颚进气道相配合的实验模型上,测量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气流掺混流场。通过减小测量壁面厚度解决了曲面上激光聚焦问题。实验结果表明:(1)旋流角度为0°,在进气道一侧下游区域有一较大的回流区,这是由于进气道气流流入补燃室时,其流动方向与补燃室壁面有一夹角,流动方向出现一突扩区域所致。(2)有旋流时,补燃室通过轴线截面上回流区域减小,强度减弱,但沿轴线横截面上,回流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