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0篇
  免费   5551篇
  国内免费   1531篇
航空   18526篇
航天技术   2310篇
综合类   1678篇
航天   7448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672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835篇
  2020年   794篇
  2019年   841篇
  2018年   473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039篇
  2012年   1445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165篇
  2009年   1317篇
  2008年   1308篇
  2007年   1203篇
  2006年   1054篇
  2005年   1022篇
  2004年   944篇
  2003年   978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824篇
  2000年   792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669篇
  1997年   702篇
  1996年   652篇
  1995年   682篇
  1994年   614篇
  1993年   522篇
  1992年   533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94篇
  1989年   451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98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给出了空间轨道飞行目标动态宽带散射特性建模方法,重点对某卫星动态宽带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并通过轨道飞行过程中卫星一维距离像的积累获取了散射中心历程图,提出了由飞行过程中形成的散射中心历程图来判断卫星的结构特点的思路.  相似文献   
52.
随着中国民航飞速发展,飞管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空管体制、个人认知、规章程序等方面分析飞管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便促进飞管携手共创美好蓝天。  相似文献   
53.
冲锋枪在步兵轻武器中向来作为要角,对训练有素的精兵而言.外形紧致.瞬间火力强大的冲锋枪更是在仅容回身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作战时不可或缺的利器。但是近年来.紧致型突击步枪却异军突起.成为军营特勤单位军械库中的新宠.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相似文献   
54.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民心俱振,国威巨增,这是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的一个伟大壮举,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的新的里程碑,世界为之瞩目,国人为之自豪。它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这对于推动我  相似文献   
55.
对微小空间的相变传热和流动的微尺度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固体表面上薄液膜厚度的微尺度效应;圆形截面毛细管管径的微尺度效应;毛细管的截面形状微尺度效应;壁面纳米级粗糙度的微尺度效应;微型热管(MHP)的微尺度效应和连续性极限、堵塞极限;平板热管(FMHP)的壁面粗糙度微尺度效应和沸腾极限;脉动热管(PHP)管径的微尺度效应;薄液膜的稳定性等。研究分析了上述各方面微尺度效应的机理,归纳推知增加每个薄液膜区域的面积和增加薄液膜区域的数量这两种方法均可提高蒸发器的性能,后一种方法可操作性强,为高效蒸发器性能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6.
57.
1M-5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和设计目标1997年2月14日,日本利用M-5固体运载火箭在鹿儿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1颗称为Muses-B的射电天文卫星。M-5是日本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运载火箭,而且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1987年以前,由于受日本航天政策的限制,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只能生产外部直径不超过1.4m的一次性运载火箭。但随着ISAS发射任务的增加,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重新修改了空间政策,并确定ISAS能够生产直径达到2.5m的运载火箭。M巧的设计即反映了新的航天政策。M-5是日本M系列运载火箭中第6个型号,前5…  相似文献   
58.
59.
罗新华  陆长华 《上海航天》1998,15(4):34-37,41
对某型号制导雷达部分元器件进行了失效分析,找出了导致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指出设计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并根据有关元器件情况对生产方与使用方提出了建议。着重讨论了设计师应注意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针对失效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