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01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研究发动机构件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的轴向拉应力作用下疲劳行为的变化,开展了发动机常用材料GH4169合金在拉伸预应变条件下的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得出疲劳寿命随预应变增加的变化规律。从宏观和微观2方面分析预变形对材料低周疲劳行为影响的变形机制。最终为解决实际工程中构件断裂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评估航空发动机构件在产生预变形条件下的寿命,确保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低周疲劳寿命降低,组织内位错密度、孪晶数量均增加,裂纹扩展长度减小。  相似文献   
92.
1 原理 悬挂的物体静止时,挂点G和物体重心Z点的连线GZ处于铅垂状态.采用这一原理可给出测试回转体平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3.
在没有大型综合测量仪器的情况下,交点位置不易确定。本文将平台检测的常规测量方法与解析几何理论有机结合,总结出一种快速确定大尺寸回转体交点位置的简捷方法——平台解析法。该方法适用于由多级锥体组成的大尺寸回转体或对称的板型工件。  相似文献   
94.
面向派生式CAPP系统的非回转体类零件编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面向派生式CAPP系统的非回转体类零件编码系统。该编码系统采用特征技术,为CAPP系统中的工艺决策提供零件描述信息,此外,编码系统解决了零件描述不准确,包含信息不全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针对基于SRAM型FPGA实现的系统的单粒子效应敏感度评估,采用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CYCIAE-100回旋加速器提供的中能质子进行辐照试验研究。以典型SRAM型FPGA器件XC4VSX55为试验样品,获得其本征单粒子翻转截面以及特定应用下的翻转位数与功能错误数的比例关系;并将结果与在瑞士PSI质子辐照装置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此外,提出针对基于SRAM型FPGA实现的系统的两步骤单粒子翻转敏感度评估方法,可以定量评估器件在轨功能错误数。本工作同时表明CYCIAE-100提供的长射程的质子,对于倒装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敏感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
铝合金可回抽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8 mm 厚2219 铝合金进行可回抽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详细分析了回抽过程中搅拌针运动
轨迹、不同回抽位置的接头组织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搅拌针的运动轨迹是焊接速度与搅拌针相对于轴
肩回抽速度的合成运动轨迹,并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回抽结束处和回抽起始处的接头组织形貌为典型的
常规搅拌摩擦焊接头,位于中间回抽区域的焊接接头可以认为是100% 焊透的焊接接头与“相同直径的轴肩+
(100% ~0%) ×L 的搅拌针”形成的焊透深度逐渐变浅的常规搅拌摩擦焊接头复合形成的。接头力学性能测
试结果表明:回抽结束处的性能最高,回抽起始处的性能次之,中间回抽区域的力学性能最低,并且随着回抽距
离的逐渐增加,中间回抽区域的力学性能逐渐增加。不同回抽位置的搅拌摩擦焊接头均呈现出典型的韧性断
裂形貌。
  相似文献   
97.
分别研究了挤压变形AZ31B镁合金在非对称载荷与对称载荷下的疲劳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加载方式下,疲劳过程随着应变幅的增加,滞回曲线的不对称性均增强;在低应变幅下,位错滑移为主要塑性变形机制;而在较高应变幅下,孪生-去孪生为主要变形机制;同一应变幅下,压-压非对称低应变幅疲劳寿命最长,拉-压对称低应变幅疲劳寿命次之,拉-拉非对称低应变幅疲劳寿命最短.  相似文献   
98.
99.
100.
介绍了采用应变片测量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位移的原理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实验装置的结构,给出了实验结果,证明将应变片直接粘贴在压电陶瓷基体表面测量其位移的方法是可行性的;通过对压电陶瓷滞回特性的测定,提出了建立压电陶瓷的控制模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