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航空   860篇
航天技术   520篇
综合类   112篇
航天   10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焦面电路是空间光学遥感器重要发热源,需要通过合理的热设计将热量及时导走,维持电子元器件温度不致过高。某空间光学遥感器焦面电路大量采用高功耗电子元器件,采取传统方法对该焦面电路进行了热设计;建立了模拟试验系统对该热设计进行验证,在模拟试验过程中发现了该热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措施,即:建立从发热器件到电路盒壳体之间直接导热路径,并再次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测点温度有大幅度降低,从而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黄洁  文雪忠  罗锦阳  罗庆  龙耀  任磊生  柳森 《宇航学报》2012,33(9):1341-1346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开展了基于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压电薄膜敏感器的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感知定位技术研究,分析了基于双曲线理论的定位方法,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气枪和超高速弹道靶分别开展了平面铝板、曲面铝板等单层结构和Whipple结构下的验证实验。弹丸速度范围100m/s-3km/s,实验靶材为2mm厚的单层铝板和铝板厚为1mm、前后间距为10cm的Whipple结构,靶材上安装了4个PVDF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VDF传感器的感知定位技术可实现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的位置定位,是一种可应用于航天器在轨感知空间碎片撞击系统的可选技术。  相似文献   
993.
红外遥感器辐射定标技术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航天大国均建有大型辐射定标设备,并在空间探测技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大型辐射定标设备及其技术指标,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些设备的研制技术和经验,如定标光学系统设计、辐射源选择和机械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途径;针对我国现有的辐射定标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叶云裳 《航天器工程》2004,13(1):149-164
神舟飞船多模态微波遥感系统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的空白,也使我国航天器天线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实现了一次技术跨越。本文从天线的系统工作模式、组成、设计要点、关键技术及验证等方面阐述该天线子系统的技术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奉献观测器诊断红外地球敏感器故障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闭环控制系统中不同敏感器的故障定位是自主故障诊断的难点。基于双观测器的方法能够分离光学敏感器和惯性敏感器的故障,却仍不能确定红外地球敏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奉献观测器适用于敏感器系统的故障定位,但由于该方法要求的能观性条件在实际工程中有时难以满足,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奉献观测器诊断敏感器故障的新方法,先对不完全能观系统进行能观性分解,再对能观子系统设计奉献观测器,克服能观性条件的限制,实现敏感器故障诊断。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卫星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故障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诊断地球敏感器的故障。  相似文献   
996.
于朝霞  王有峰  韩飞  梁彦  贺亮 《上海航天》2013,(5):65-67,72
用自建的工程单机对星敏感器用核心器件CCD的电离总剂量效应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辐照剂量下辐照前后图像灰度、标准差等反映CCD拍摄图像质量的参数变化。研究表明:CCD对电离总剂量效应较敏感,辐照会引起输出图像灰度和标准差变大,导致图像质量下降、信噪比降低,最终影响探测器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997.
为增强超声速气流中壁面喷注的燃料射流与气流混合,提出了一种壁面组合孔喷注方式.通过对单孔及组合孔喷注方式燃料射流流场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壁面喷注孔喷注燃料时,燃料射流与来流的混合过程在射流近场穿透深度起主导作用,而在射流远场涡则起主导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壁面组合孔喷注氢气时,燃料射流增强了流场展向涡量,从而在射流远场获得了更好的射流与来流混合.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星间链路自主定轨算法稳定性差,故障无法自主恢复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天文导航信息导引算法,以提升星间链路自主定轨算法的稳定运行能力.算法利用天文导航极高的稳定性与完全自主性,确定星间链路建链指向,以保证星间稳定建链.并且,算法在天文导航中加入强跟踪滤波环节,使在轨道信息出现偏差以致星间链路中断时,具备快速的自主轨道确定...  相似文献   
999.
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飞行GNC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振  任章 《航天控制》2006,24(5):27-30
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在未来天战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各军事大国围绕RLV的关键技术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再入飞行是RLV飞行任务的重要阶段,而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则是RLV的核心系统之一,是RLV再入飞行的“脑系统”。本文分析了RLV在再入飞行阶段GNC系统的任务要求,明确其体系结构,分析GNC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深入研究GNC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图像处理作为成像链路重要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地面去噪声和解卷积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像质量。文章从不考虑、被动考虑以及主动考虑图像处理3个方面来对光学遥感器的成像质量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