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90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0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51.
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激波强度设计方法,并考虑变比热、激波与附面层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唇口平直和唇口带有斜楔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二维混压式前体/进气道进行了初步设计,比较分析了几种方案进气道的设计点和非设计点性能,研究表明,在低飞行马赫数(Ma)下,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起动性能和总压恢复优于唇口平直的,在高飞行Ma下,唇口平直的前体/进气道冲压比高、外罩阻力小,而唇口带有斜楔的前体/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高,外罩阻力相对较大。针对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和进气道间非定常干扰的问题,计算研究了飞行Ma=4,6下,燃烧室压力升高对进气道/隔离段流场和起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飞行Ma条件下,燃烧引起的压力扰动容易往上游传播,甚至引起进气道不起动;随着飞行Ma的增大,隔离段的抗扰动能力是增强的;当进气道进入不起动后,进气道的捕获流量和总压恢复系数急剧下降,高飞行Ma时的捕获流量的下降幅度比低飞行Ma时大。  相似文献   
152.
JEM效应与雷达目标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J E M 效应进行数学建模后详细分析了飞机回波谱线特点;利用累量域谐波恢复的 E S P R I T E 方法,对利用常规低分辨雷达实测某型号飞机动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 J E M 调制谱线;并从中提取了目标的转速以及旋翼数目等特征量,处理结果证实了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对两种型号飞机进行识别研究,得到很高的识别概率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重点介绍其设计性能,铸造及焊接特性,也介绍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4.
现在,科学家在研究超高速、天地往返飞行器时,也在考虑新能源和新动力问题,其中有一种考虑就是采用混合动力系统。这种考虑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当活塞式飞机趋于成熟,飞行速度已经达到极限,再也上不去了;而喷气式飞机还是新生事物,正处在探索试验阶段。这时候,为提高飞行速度,人们曾尝试过  相似文献   
155.
《推进技术》1997,18(5):108-108
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分别签订了1百万美元的合同,对改进的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进行深入的概念性研究。新型液体推进剂助推器能够飞回着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而现有的固体火箭助推器(SRBs)溅落在海里回收。液体助推器的可控性比固体火箭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美国X-30国家空天飞机计划面临着许多重大技术问题,诸如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研制、高超音速下的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以及先进材料的研究等。它的预算可能要遭到削减,空军也可能会退出这项计划。在这种形势下,各承包公司仍在努力开发X-30所需的各项技术,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普惠公司和洛克达因公司研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9.
马继发 《推进技术》1985,6(6):80-82
以往冲压喷气发动机的喷嘴环排列用人工完成,十分烦琐,特别是当一次要排多套喷嘴环时,人工排环很难保证各台发动机的燃油浓度分布的一致性。改用电子计算机排环以后,大大地提高了排环速度,并且可使多套喷咀环之间的差异减小,使喷嘴环具有互换性,为发动机组装和弹体总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60.
发动机的实时模拟是研究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基础。作者首次采用微型计算机[IBM PC/286]对某型双轴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进行实时模拟研究,经过对发动机各部件特性的适当处理,很好地解决了实时模型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个简单而又较为准确的发动机实时模型。经过与实际试车数据和非实时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本文提供了数学模型无论是稳态性能还是动态响应都能很好地反映发动机的真实物理过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