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325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1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51.
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的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T20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获得了BT20钛合金薄板母材、激光焊接头和活性激光焊接头的中值疲劳寿命,并获得了激光焊接头99%可靠度和95%置信度水平上的安全疲劳寿命,分析了激光焊和活性激光焊方法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2.
TiAl合金与42CrMo扩散钎焊的界面组织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真空扩散钎焊方法对870℃下TiAl/B-Ag72Cu/42CrMo进行了连接,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成分线分析及成分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TiAl/B-Ag72Cu/42CrMo扩散钎焊接头组织及接头反应层的形成机理.界面分析显示,B-Ag72Cu/42CrMo的界面未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TiAl/B-Ag72Cu的界面上有Ti(Cu,Al)2金属间化合物产生.分析了连接接头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长大机制,钎焊接头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分为等温凝固和冷却凝固两个阶段.元素的扩散是控制接头形成的主要因素.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长大主要有钎料的熔化、沿晶界优先扩散、等温凝固、柱状和蘑菇状长大及纵向长大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453.
Zaman  M 胡萍 《机场工程》1997,(4):32-49
该文系统介绍了一种用来分析多种接缝混凝土道面对运动的飞机荷载动力反应的有限元算法。在有限元理想化模式中,道面结构系统被理想化为置于文克勒型粘弹性基础之上的薄板有限单元,文克勒型粘弹性基础用一组分布弹簧和粘壶表示,横缝处的传力杆用平面桁架单元表示,传力杆-道面相互作用通过道面和传力杆之间的接触单元实现,企口缝或假缝定为纵缝,用垂直的弹簧单元表示。分析过程中还考虑到了飞机与道面间的相互动力作用,用弹簧  相似文献   
454.
采用活性焊剂氩弧焊技术进行了奥氏体钢管和珠光体钢管环缝的全位置焊接工艺试验研究,并且与不加焊剂的常规氩弧焊进行了工艺对比.结果表明,活性焊剂的加入使奥氏体钢管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明显改善,晶粒细化;降低了珠光体钢管产生焊缝气孔的倾向,焊接接头性能与母材相当,进一步完善了奥氏体和珠光体钢管全位置气体保护焊工艺.  相似文献   
455.
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并应用搅熔铸造工艺研究了预处理过的SiC颗粒在加镁ZA-27合金中的卷入,分散和润湿过程,在低温搅拌(470℃)时,预处理过的SiC颗粒首先呈较大尺寸团聚体被卷入ZA-27合金半固态浆料中,随后在搅拌剪切力的作用下SiC团聚体逐渐变小,且由于发生了存在于SiC表面的SiO2与由于加Mg而降低表面能的合金液间的润湿,并在旋涡能的促进下,SiC能呈单粒状分散在熔体中,在高温(550℃)搅拌时,由于SiO2与合金液中的活性原子Mg 和Al等发生界面反应,促进了SiO2与合金液间的进一步润湿,随后SiC能与合金液发生非反应润湿的主要原因是界面反应提供了无气洁净的SiC表面,结合电镜观察和热力学计算及动力学分析,确认界面反应产物是尖晶石,探讨了搅拌时界面反应的过程并建立了反应润湿的模型,得出SiC表面的残余SiO百X与反应时间t成线性关系,即X=L-DKVmt。  相似文献   
456.
壳聚糖硫酸盐的制备及其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利用虾蟹壳为原料制备壳聚糖硫酸盐,探索以其为催化剂的多相由化反应催化体系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催化剂的催化效能与壳聚糖的分子量和脱乙酞度的关系,以及壳聚糖硫酸盐为催化剂的酯化反应多相催化体系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57.
研究了日光/H202/草酸铁体系以日光为驱动力对可溶性染料活性艳红进行降解反应,探讨了溶液的pH、H2O2、光强和活性艳红的起始浓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活性艳红的降解速率受pH、H2O2、草酸铁的浓度、入射光强的影响很大。在研究范围内,pH=3.0和在日光照射下其降解效果最好,同时,表明在同一光强光源条件下色度、TOC的去除率均比在UV/TiO2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58.
基础橡胶垫、滑移和混合隔震房屋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采用叠层橡胶隔震垫、滑移隔震垫和混合隔震垫的这三种基础隔震结构体系在隔震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对这三种基础隔震垫分别建立了力学计算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并且编制了相应的动力反应时程分析程序。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固定结构与隔震结构由于结构的支承条件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动力反应,由于隔震结构大大地降低了结构对地震动的反应,从而证实了隔震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分析上述三类隔震结构在地震动下动力反应的基本特点,对比了 三类基础隔震结构在隔震作用方面的不同效果及其优劣性,从而为实际工程选择适合的隔震方式及其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9.
吴良才  孙俊 《民航科技》2002,(2):45-46,59
本文介绍对道面下粒料或松散基础进行灌浆加固方法的设计参数确定、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质量检测和验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460.
为研究炸药的爆轰过程,采用双灵敏度VISAR测试技术,在炸药后加LiF晶体作为测试窗口,直接测试了点起爆方式下TNT炸药-LiF晶体界面的粒子速度过程,结果表明:在该炸药的粒子速度曲线上出现明显的C-J爆轰点,反应区的持续时间约100ns,空间厚度约0.13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