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95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81.
在空间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为扩大通信容量对信道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频段正交模耦合器(OMT)为空间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一种C频段双频正交模转换器(OMT)并给出了其工作原理,应用商用软件HFSS对OMT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比对仿真值和测试值,发射频段VSWR优于1.3;接收频段VSWR优于1.25。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该类型OMT可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天线中。  相似文献   
182.
为满足卫星在上升段持续时间长、外热流复杂、能源紧张等不利因素下的温度控制要求,需采取相应控温策略并进行预示。针对采用上面级"一箭双星"直接发射入轨的北斗三号中轨道导航卫星,进行了上升段期间的热分析并阐述了地面段和上升段的控温策略,通过仿真分析预示双星在上升段的温度变化,结合飞行数据,验证仿真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控温策略的有效性,并获得星上各区域设备上升段的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发射前整流罩内的初始温度以及采用延时指令开启相应区域固定功率加热器,上升段期间未开机设备均能保持缓慢的温度下降速率,所有星上设备温度均在要求的范围内。采取的控制策略对其他需保持较长时间低温储存状态的高轨航天器,以及深空探测器温控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3.
高低轨卫星联合定位是提高地面辐射源无源定位精度的有效方法。从时差基线、速度差增加方面分析了高低轨双星定位精度相对同轨卫星定位精度高的原因,推导出高低轨双星时频差定位误差分布表达式,分析了高低轨联合定位适用的时频差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精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低轨卫星星下点附近较大范围内,定位精度达到百米量级。验证了双星相对位置变化、时频差测量误差、高低轨卫星自身位置速度测量误差等因素对高低轨双星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4.
《航天器工程》2010,(4):40-40
据美国spacenews网站2010年6月9日报道,根据NASA6月8日授出的一份合同,轨道科学公司将在2012年为NASA发射小型太阳观测望远镜。这颗科学卫星名为“红外广域成像分光计”(IRIS),将由飞马座-XL空射火箭发射。搭载火箭的载机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IRIS由洛马公司研制,长3m,  相似文献   
185.
BWB客机经济性相关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翼身融合布局客机(BWB,Blended Wing Body)高巡航升阻比和与其匹配的下一代低油耗发动机所带来的经济性收益,通过估算飞机的总体参数和计算飞行性能,以每座公里耗油量为衡量标准,定量分析巡航升阻比和发动机耗油率等相关参数对250座级和450座级的影响;与现有同量级常规布局客机对比分析,估算出BWB系列客机经济性收益的具体数据,并分析座级和航程对BWB客机经济性的影响,得出BWB系列客机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最终综合考虑收益与可实现难度和代价,给出合理的设计参数值.   相似文献   
186.
众眼看宇宙     
王琴 《太空探索》2012,(12):56-57
R136恒星形成区恒星形成区总是这样一幅壮丽的景象,只有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广角镜头才能拍摄到此可见光照片。一大群质量庞大且炽热的恒星不断发出强烈恒星风和紫外辐射,把周围的尘埃云雕塑成许多丝状的结构,形成了背景的蜘蛛星云。中心偏右的超星团R136位于剑鱼座  相似文献   
187.
9月19日凌晨,我国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1型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并被准确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2万多千米的中圆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一箭双星"对于加快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进程、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顺利进入收官阶段。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阶段的5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2颗中圆轨道(MEO)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188.
多普勒测速是激光回馈研究领域中最主要和最活跃的分支之一。本文介绍了激光回馈多普勒测速的基本原理,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正交偏振双频激光器回馈效应的多普勒测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频Nd:YAG微片激光器的回馈多普勒测速方案,分析了其装置原理和影响因素,讨论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535-535
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三次发射。专家称,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90.
《中国航天》2012,(10):13-13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3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地将第14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中国第二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三次发射.专家称,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