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航空   1036篇
航天技术   167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3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如何做好主辅分离,既加强主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又妥善安置好分流职工,是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采取职工带资分流的方式,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鉴于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相关立法并不健全,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22.
基于局部Neymark分解的混沌信号与噪声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动力系统和几何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基于局部Neymark分解的混沌信号与噪声的分离方法。该方法在一个局部的轨道空间内进行Neymark分解,重构时消除由噪声引起的在某些方向上的错误分量,接着进行反嵌入,使得这一由于噪声影响而发生畸变的局部轨道得以纠正,达到混沌信号与噪声分离(以下简称混沌滤波)的目的,并对其中的反嵌入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仿真实验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迎角变化引起的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迟滞现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声速进气道在起动过程中存在迟滞现象,起动迟滞对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有重要影响。以一种Bump/前体一体化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结合的方法,研究迎角变化引起的进气道起动迟滞现象。试验在国防科技大学LF-220自由射流风洞中进行,来流条件Ma=5.0,采用蓄热式加热器对上游气流进行加热,稳定段总压1.59MPa,试验段静温91.67K。试验模型由底座、进气道前体前锥、进气道前体后锥和唇罩4部分组成,模型总长度285mm。采用PSI压力传感器对模型壁面压力进行测量,采样频率为100Hz。试验成功捕捉到进气道随迎角变化由不起动转化为起动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高超声速进气道随迎角变化存在明显的迟滞现象。试验获得进气道自起动迎角为-1.3°,而进气道自不起动迎角大于10°。在进气道自起动/自不起动过程的研究中发现,随着进气道流动状态的不同,迎角和大尺度分离区交替主导流量变化。  相似文献   
124.
应用OFI和Preston管测量亚跨声速摩擦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0.6m×0.6m亚跨超声速风洞中,采用油膜干涉测量技术(OFI)和Preston管方法开展了马赫数0.4~0.8下的平板模型表面摩擦应力测量实验研究。模型头部经过椭圆化处理,避免出现流动分离。实验发现:在亚跨声速条件下,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油膜粘性对摩擦应力测量结果影响很小;当来流马赫数或总压发生变化时,摩擦应力系数随来流动压或马赫数与雷诺数的乘积(Ma·Re)的增大而减小。在Ma=0.4和0.6时,观测到一种类似斑纹的干涉图像,基于其特性分析,提出以此作为一种转捩判据的设想;在Ma=0.8时,未观察到类似斑纹,根据油膜图像和数值模拟结果判断,模型头部出现了分离泡,边界层由分离诱导转捩。  相似文献   
125.
白琳  陈豪 《空间电子技术》2012,(2):16-19,65
文章提出了一种语音信号欠定盲分离的新方法,引入了一种伪提取矢量的概念,并通过在信号采样点处选取对应的伪提取矢量,以恢复取值占优的源信号采样点的值,来实现欠定盲源分离。通过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基于线性规划的欠定盲源分离方法分别仿真表明:文章所提出方法由于在信号的各采样点处无需优化,因此大大提高了信号分离的速度,语音信号的分离速度比基于线性规划的方法快数倍。  相似文献   
126.
在通信系统抗干扰中干扰的检测及识别是一种关键的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识别算法。首先,应用盲信号分离算法来分离传感器接收到的混合干扰信号。然后从干扰信号的高阶累积量中提取特征参数用作进行SVM分类时的特征向量。最后,用SVM作为分类器来对单音干扰、多音干扰及脉冲干扰进行分类识别。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不低于5d B时本文算法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7.
用于级间分离研究的TBCC动力TSTO气动布局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涡轮/冲压组合动力的水平起降两级入轨飞行模式是重复使用飞行器降低发射成本、缩短发射周期的重要途径之一,气动布局设计需要在飞行器总体规模尺度约束下满足全速域全空域的气动特性、操稳特性及防热特性需求。为研究级间分离特性,讨论了任务使命、动力配置、飞行模式及总体规模限制下的两级入轨(TSTO)重复使用飞行器的气动布局设计,针对二级及一级面临的飞行任务需求和气动特性需求,分别提出了多种气动布局方案。对两种改进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气动计算,并进行了上升段升重平衡下的飞行剖面重构。为提高级间分离的安全性并提高超声速/高超声速的升阻效率和航向稳定性,对双垂尾及可下折翼梢进行了适当修改,形成了TSTO系统新一轮研究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后续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8.
基于盲源分离的雷达信号欺骗干扰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脉冲压缩信号的频谱弥散(SMSP)干扰,通过分析其时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盲分离的抑制算法。首先,推导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代价函数,由于代价函数中信号概率密度函数不能精确估计,利用信号高阶互累积量的性质,重新构造了一种新的代价函数;其次,利用基于自然梯度的方法对新代价函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基于峭度的盲分离算法;最后,通过仿真证明,对比Fast ICA算法,文中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分离性能,在保证分离精度的前提下,可成功将目标回波信号分离,达到SMSP干扰抑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9.
《中国航天》2012,(6):10-10
长征五号亚洲最高93米全箭振动塔封顶日前,经过14个小时的连续施工,高达93米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基地标志性建筑——长征五号全箭振动试验塔正式封顶。  相似文献   
130.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4,(1):136-145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国内最大空间环境模拟器据中国航天报2013年11月7日报道,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大空间环境模拟器KM8在五院天津滨海航天城超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厂房内正式动工开建。KM8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为立式容器,将在大型真空容器空心法兰结构设计、不锈钢板式热沉研制、真空抽气方法优化技术、大载荷水平调节系统等方面实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