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117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磁层中重离子O+通量密度分布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求解得到的分布函数,研究了北半球子午面内极光带区起源的重离子O+在磁层中的通量密度定态分布及其特性.结果表明:(1)重离子O+通量密度分布沿GSMZ轴方向呈峰状结构,其峰值随地心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近地空间减小较快;(2)磁扰动时,O+离子占据的空间范围较磁宁静时大,通量峰较不突出;(3)理论估算的磁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附近重离子O+通量密度与观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决卫星对逆轨来袭动能拦截器的末段防御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轨道机动规避策略。首先建立了拦截器攻击区的概念,分析了攻击区的特性,具体推导了攻击区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卫星机动对拦截器攻击区的影响,提出了卫星的轨道机动规避策略。最后,对所提出的攻击区估算方法和卫星轨道机动规避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拦截器推进剂充足和滚动角稳定值已知的条件下,所提出的攻击区估算方法比较准确;卫星的轨道机动规避策略有效可行。所提出的规避策略对处于攻击区内不可逃逸圆外的卫星,可以保证其以最短的机动时间成功规避拦截器的攻击,对处于不可逃逸圆内的卫星,也可以保证其具有最大的成功规避概率。  相似文献   
43.
一种通量加权型紧致格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通量加权的思想引入到紧致格式中,构造了一个传统方法与紧致格式混合组成的加权型差分格式.利用该格式与二阶TVD格式分别计算了一维方波、组合波问题和一些黎曼问题,如Sod问题和Shu问题,以及一维定常激波问题.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加权格式无论在捕捉各种间断,还是在分辨各种复杂波系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与精确解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提高拦截精度并减少燃料消耗,研究了动能拦截器KKV(Kinetic Kill Vehicle)比例末制导律下末制导启控点的选择问题.定义了末段制导启控时的期望位置;通过BP(Back Propagation)网络研究期望位置和目标弹道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训练后的网络输出期望位置,仿真实验证实期望位置下启控末制导,可以有效地保证拦截精度并减少末制导过程的燃料总消耗.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期望位置可以实时指导KKV在中末制导交班段调整自身位置.   相似文献   
45.
美国导弹防御局计划在今年4月中旬使用模拟拦截器进行一次试飞,从而为计划在今年中下旬进行的首个模拟动能拦截器试飞试验做准备。包括电子设备,推力矢量控制设备在内的动能拦截器模拟硬件将参与此次试验。试验中,模拟拦截器没有一级发动机和二级发动机,不产生动能。这次模拟试飞包括倒数计秒、发射后的各种程序,但不会实施发射。在正式试验前,  相似文献   
46.
基于自适应幂次切换增益的动能拦截滑模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抖振问题限制了非线性变结构制导的应用。运用幂函数作为切换增益函数并设计全局鲁棒的滑模,构成自适应趋近律,实现切换线平滑趋近,形成基于自适应幂次切换增益的滑模制导律AP-SMG。给出其存在可达与稳定条件,并对空间目标的非机动和脉冲/连续机动环境作了仿真比较与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在动能拦截中可以有效削弱甚至消除视线角速率和控制律抖振,降低所需控制能量的同时能够保证制导精度,构造简单,无需智能结构辅助,总体性能优于基于常值切换增益的系列制导方法C-SMG。  相似文献   
47.
动能拦截器助推段导引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气层外高速飞行的目标,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动能拦截器助推段的导引方法.建立了拦截器和目标的运动模型, 在分析可拦截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推导出转移轨道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对拦截器可发射区域中的转移轨道优化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有效发射区域, 并以点火时刻待增速度为性能指标来寻优计算获得发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拦截器助推段的制导控制.   相似文献   
48.
杨涓  何洪庆  毛根旺 《航空学报》2000,21(3):193-195
把气相二维欧拉方程的隐式矢通量分裂近似因子分解法与固相粒子的特征线解法进行耦合,对被动式引射器内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产生激波的喷管出口压强,分析不同引射器结构对引射效果的影响,并获得了一种最佳结构。研究结果可以为被动式引射器的设计与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 kg/(m2·s)时,燃烧室出现轴向传播的爆震波;爆震波在每个周期内将经历解耦与重新起爆的过程,出口截面反射的激波在燃烧室头部发展成为爆震波,并伴随剧烈发光现象。爆震波在周期内的平均传播速度与燃烧产物声速相当,采用线性声学理论可以对该模态下的工作频率进行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50.
陈莹 《推进技术》1988,9(5):72-74
在计算固体发动机(包括无喷管发动机)的理论性能时,通常假设气流为一元流.然而,已经发现,即使对于小L/D的发动机和/或高风量,典型的圆柱孔形发动机(特别是无喷管发动机)中的气流是强的二元流.因为质量沿着通道从药柱喷入零或很低的流速区,而不是直接喷入下游的高速横流中(此处作一元流假设).这可能产生一个相当小的不可逆流的状态,并带有实际二元流的有效能(热能转换为动能时的潜能)有总的增加.Glick在他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