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155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峰  肖业伦  陈万春 《航空学报》2010,31(2):342-349
考虑拦截器使用耗尽关机固体推进系统的情况,提出需用速度增益曲面概念,设计了基于该概念的大气层外超远程拦截导引方法。根据Lambert导引,给定拦截时间就有唯一的指令推力方向与之对应,导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零控拦截到达阶段,选择最优拦截时间,需用速度增益曲面迅速与助推时间-拦截时间平面相切;零控拦截保持阶段,拦截时间不断减小,保持需用速度增益曲面在助推时间-拦截时间平面上滑动,消耗多余的推进剂。利用拟零控拦截概念使两个导引阶段平缓过渡,避免了导引方法切换时推力方向的跳变。导引律计及了J2项摄动对滑行段弹道的影响,导引精度对推进系统参数偏差的鲁棒性强。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制导方法用于大气层外超远程目标拦截,脱靶量仅为km量级,推进系统参数偏差对导引精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2.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空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娟 《国际航空》2010,(6):42-45
美国是当今世界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技术最先进、装备最完善的国家。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以陆基、海基和天基为主体,主要用于拦截、毁伤中段和末段的弹道导弹。随着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渐趋完善,用于助推段拦截的空基系统也逐渐发展起来,并有望在未来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中承担起预警监视和拦截摧毁任务。  相似文献   
63.
马克茂  马杰 《宇航学报》2010,31(6):1589-1595
考虑目标机动和弹体动态特性,研究了导弹末制导律设计与实现问题。在切换函数的设计中应用增广比例导引的思想对目标的逃逸机动进行补偿;设计了变结构制导律,使得导弹的实际横向加速度具有增广比例导引的形式,来减弱弹体动态特性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在制导律实现过程中,应用高增益观测器对视线变化率进行了估计,同时通过将观测器进行二次扩张,实现了对目标机动加速度及其变化率的快速估计。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成功进行了增强型爱国者-3导弹的拦截飞行试验。增强型爱国者-3导弹为爱国者-3导弹的最新改型,相比爱国者-3导弹,增强型爱国者-3导弹改进的主要内容包括:为系统提供更大型的火箭发动机,使导弹射程增加50%;采用更大的翼,增加导弹的机动性;  相似文献   
65.
针对当前空中威胁目标拦截的实际需求,结合拦截器本身的机动能力,基于全覆盖协同策略,提出一种协同探测的现实真比例导引律(RTPN)制导拦截方法。所提方法解决了传统RTPN方法未考虑拦截器饱和过载限制及对任意机动目标捕获区域的确定问题。此外,针对拦截过程中对目标运动轨迹测量误差及协同探测数据丢包所引起的数据融合精度和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协同滤波算法;针对数据传输和拦截器本身动力学响应延迟等问题,提出一种航迹预测算法。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饱和过载下的捕获区域确定及动力学延迟问题,及协同探测数据融合中数据丢包所引起的鲁棒性和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66.
基于预测碰撞点的剩余飞行时间估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分别针对顺轨与逆轨拦截飞行轨迹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剩余飞行时间(TGO)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弹目碰撞点的预测,降低了发射条件差异对TGO估计精度的影响。首先对线性比例导引运动方程进行变形,得到拦截弹飞行轨迹关于弹目距离的一阶微分方程,基于预测碰撞点,对不同初始发射角造成的积分结果误差进行修正,得出了2种拦截模式下的TGO解析表达式。通过与3种现有估计方法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实时性和估计精度,且能够优化制导性能。   相似文献   
67.
刘晓超  焦宗夏  尚耀星  张昊  王曦宇  李定波 《航空学报》2021,42(6):624509-624509
当前,传统飞机液压刹车系统普遍采用集中式的机载液压源作为动力,液压能通过能源管路传输到刹车作动器,整个系统零部件数目众多,管路布局复杂,由此带来的管路振动、液压油泄漏等问题突出,限制了飞机刹车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提升。近年来,一种飞机新原理电液自馈能刹车系统被提出,将模块化的"自馈能装置"安装在机轮附近,回收机轮着陆时的旋转动能,并将其转换成液压能,用于刹车作动。提出了一种利用波浪曲面进行取能的专用取能机构,设计了自馈能系统紧凑型专用取能机构,研制了高可靠、低能耗、高抗污染的自馈能刹车系统原理样机,完全实现了自馈能,即使飞机失去全部动力也能正常完成刹车功能,使抗污染等级从NAS6级提升到NAS10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优于传统液压刹车。  相似文献   
68.
针对反战术弹道式导弹(TBM)拦截弹杀伤增强器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拦截平面内最优合成迎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拦截弹杀伤增强器综合设计模型.该模型以杀伤增强器参数为输入量,可在设计拦截弹时对其进行可用过载估计与制导精度限制,并通过最优合成迎角控制来近一步增强拦截弹对TBM的杀伤性能.以PAC-3拦截弹及某典型TBM弹头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综合设计模型后PAC-3杀伤概率平均高于原弹约7%,使用该模型对PAC-3杀伤增强器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明显提高了PAC-3拦截弹的作战性能.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决卫星对逆轨来袭动能拦截器的末段防御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轨道机动规避策略。首先建立了拦截器攻击区的概念,分析了攻击区的特性,具体推导了攻击区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卫星机动对拦截器攻击区的影响,提出了卫星的轨道机动规避策略。最后,对所提出的攻击区估算方法和卫星轨道机动规避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拦截器推进剂充足和滚动角稳定值已知的条件下,所提出的攻击区估算方法比较准确;卫星的轨道机动规避策略有效可行。所提出的规避策略对处于攻击区内不可逃逸圆外的卫星,可以保证其以最短的机动时间成功规避拦截器的攻击,对处于不可逃逸圆内的卫星,也可以保证其具有最大的成功规避概率。  相似文献   
70.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8(5):67-67
据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称一枚先进型标准导弹-3(SM-3)在其首次飞行试验中未能拦截弹道导弹目标。美国中部夏令时2011年9月1日8:53,一枚近程弹道导弹从考艾岛的美国海军太平洋导弹靶场发射,飞行约90 s后,先进型SM-3 Block1B拦截导弹从伊利湖号巡洋舰上发射,但拦截失败。导弹防御局发表声明称将进行详尽调查,以明确导致拦截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