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7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476篇
航空   3115篇
航天技术   941篇
综合类   494篇
航天   167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飞行器航迹倾角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飞行器纵向模型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的特点,提出一种飞行器航迹倾角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动态面控制方法通过引入一阶低通滤波器避免了传统反演设计存在的"微分爆炸"现象,采用自适应律对模型未知参数进行在线估计,并利用非线性阻尼项克服外界干扰.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得出闭环系统半全局一致稳定,跟踪误差可通过调节控制器参数达到任意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简化控制设计过程的同时保证航迹倾角跟踪上预定轨迹,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且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62.
直接敏感地平的空天飞行器惯性/天文组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惯性/天文位置组合导航系统中,由于天文定位观测输出耦合了水平观测平台基准误差,往往存在系统噪声与量测噪声不完全独立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利用天文观测量修正惯性系下陀螺漂移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直接敏感地平进行天文解析定位及组合滤波的空天飞行器自主导航定位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组合滤波模型.所提出的方法采用星敏感器和陀螺仪构造惯性基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红外地平仪的天文定位解算,最后进行惯性/天文组合定位.该方案充分利用了星光敏感器在惯性系下姿态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并使惯性/天文组合定位滤波中状态噪声和观测噪声完全独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3.
基于聚类PSO算法的舰载机舰面多路径动态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舰载机舰面多路径动态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聚类粒子群(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进行解决的方法.首先建立了舰载机舰面多路径动态规划问题数学模型;其次,在建立航母舰面环境模型、舰载机"凸壳"模型、碰撞检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聚类PSO算法进行问题求解;最后,通过编制程序对该解决方法予以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聚类PSO算法所求解的结果比较精确,且计算效率也符合实际要求.因此基于聚类PSO算法对舰载机舰面多路径动态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4.
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航迹角自适应反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飞行控制系统中状态向量不完全可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增益神经网络自适应观测器.在常规高增益观测器的基础上引入径向基(RBF, 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自适应项,对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进行在线估计.将高增益观测器与基于动态面的反步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引入一阶滤波器,避免了传统反步控制中的"计算膨胀"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器和RBF网络权值向量的自适应律,并证明了闭环系统是半全局一致有界.从航迹角控制系统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航迹角能够较好地跟踪指令信号,不受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的影响,所设计的观测器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65.
成白 《国际太空》2013,(9):6-10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静止业务气象卫生风云-2共分成3批发射。01批2颗卫生——风云-2A、2B为试验卫星,分别于1997年6月10日和2000年6月25日发射,定位于105°(E)。02批3颗卫星——风云-2C、2D、2E为业务运行卫星,分别于2004年10月19日、2006年11月15日和2008年12月23日发射。目前,风云-2D、2E正在运行,它们分别定位于86.5°(E)和105°(E),目前运行良好,组成了双星观测系统,进行分时交替观测,对重叠区的观测频次增加1倍,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和台风的监测能力。03批有3颗卫星——风云-2F、2G、2H,其中风云-2F已于2012年1月13日发射,定位于112.5°(E),  相似文献   
966.
孔健  杨吉 《太空探索》2013,(6):26-29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相继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施了无人、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天宫一号作为我国空间实验室雏形,已在轨运行近两年,各搭载设备状  相似文献   
967.
雨丝 《航天》2011,(6):43-43
据称,美国计划发射新型红外导弹识别卫星,虽然这已经比预期落后了近十年,且预算超过114亿美元,但其技术将大大超过现有技术。美国空军计划发射4颗天基红外系统,首颗卫星于5月发射升空,进入太空轨道运行。卫星上的红外传感器更加敏感,能够尽快发现并识别难以看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68.
《航天》2011,(7):41-43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7日下午2点10分,美国空军第45太空联队从卡纳维拉尔角的第41发射台成功发射一枚“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将“天基红外系统”(SBIRS)“静地轨道”1(GEO-1)卫星送入轨道。美国的天基红外系统是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与原有的国防支持计划(DSP)预警卫星相比,  相似文献   
969.
乔风 《航天》2011,(7):44-46
天基红外系统简介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pace-basedinfrared system,简写为SBIRS)是一种未来新式导弹预警和跟踪系统,它将取代已过时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用于探测全世界的导弹发射,跟踪飞行中的敌方导弹,并指引反导武器加以摧毁。早在1991年1月,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便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  相似文献   
970.
冲压发动机加速阶段进气道内动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助推加速段进气道内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助推加速段进气道通道内压强振荡接近于一种整体模式的不稳定振荡;其振荡频率随马赫数增大略有升高,相对振荡幅度随马赫数增大而下降;在所研究范围内,进气道通道内的最高压强有可能超过来流总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