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48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PLC实现机床主轴自动换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台数控五坐标机床技术改造为实例,采用 P L C 实现主轴的自动换挡。通过状态及数据接口分析,提出主轴换挡的控制流程,总结出在机床控制中主轴换挡控制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介绍了G3S 30100 J三坐标双主轴机床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及调试.机床在电气设计上通过PLC和NC的交互以及大量制造商循环NC程序,对数控系统进行动态配置,从而实现单主轴或双主轴耦合加工及单、双主轴的测量、换刀等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超精密车床液体静压主轴环境动态测试系统的用途。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并基于Measurement Studio软件包和DAM3000M接口开发了测控软件。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机场砼旧道面盖被翻修方法进行了论证比较,从经济角度与合理性上阐述了两层普通油毡作隔离层的可行性,并介绍了施工方法及道面刻槽。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高低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了主轴铜套咬粘问题,保证了高低机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26.
RM3-7 Axes七轴高速超精密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是SPINNER-REALMECA最新推出的高端产品,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微精机械、电子通信、汽配制造、光学零件等高技术领域的精细复杂加工.  相似文献   
27.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中实验内容较少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文以CA6140机床主轴加工工艺为例,详细说明加工路线的制定、定位基准的选择及CA6140机床主轴的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使学生熟悉制订工艺过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培养合理确定工艺过程的技能.  相似文献   
28.
29.
针对分离式卫星载荷模块(PM)受到扰动时可能与服务模块(SM)发生碰撞的问题,综合音圈电机反电动势(back-EMF)和柔性线缆动力学的效应,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分离式卫星(DFP)载荷模块动力学模型。基于Hertz接触理论,推导了分离式卫星碰撞过程中连续接触力模型,并分析了碰撞过程中产生的接触力对载荷模块指向精度和指向稳定度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碰撞使得载荷模块指向精度和指向稳定度下降5个数量级,碰撞后载荷模块可再次恢复到超静超稳工作状态,恢复时间超过1400 s。本文建立的碰撞模型对研究分离式卫星碰撞规避和碰撞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系统和高速摄像技术对三维五向碳/环氧编织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编织角为22.3°的试样分别进行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的冲击压缩实验,得到材料在200~1200 s-1应变率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高速摄像记录的动态压缩过程,对不同应变率下材料在高速变形下的渐进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同时,综合试样的宏观破坏特征和微观断口形貌特征,进一步分析材料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材料在纵向和横向均具有一定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在横向方向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加载方向下材料的渐进破坏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以及破坏方式均具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