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94篇
航空   971篇
航天技术   175篇
综合类   122篇
航天   3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1.
离心甩油折流环形燃烧室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某离心甩油折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 采用试验的方法, 在不同的甩油盘转速下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燃烧室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系数(OTDF)小于0.3, 燃烧室的燃烧效率η在0.99以上, 燃烧室的贫油熄火边界较窄.该研究结果为折流燃烧室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12.
燃烧室出口温场部件试验与发动机试车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对比结果与分析表明,燃烧室出口温场部件试验结果与发动机试车结果基本一致,如温度径向分布剖面与RTDF值互相接近,热区位置沿周向分布也基本相同,但也发现场温度分布均匀性与场温度分布系数OTDF值存在某些差别。文中还通过统计计算,给出了燃烧室部件试验结果OTDF值与发动机试车结果OTDF值的简单换算关系。比较结果对燃烧室部件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3.
微射流作动器出口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射流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状,应用涡量-流函数法对二维、粘性、非定常、不可压微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微射流形成的特点,构造了一种微射流作动器出口处周期性变化的吸/排气速度边界条件。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微射流的净质量流率为零,但其动量流率却不为零;由于微射流作动器出口处速度的交替变化,在紧贴出口处产生了旋涡对  相似文献   
914.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老化研究——Ⅰ.热氧老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 T3 0 0 /540 5和 T3 0 0 /HD0 3这 2种先进复合材料在热氧老化中的失重率、力学行为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的变化。发现它们的热氧化机理包括脱湿、残余低分子组分的挥发、后固化、热分解和物理老化等,各机理的比重取决于老化温度  相似文献   
915.
单晶硅纳米加工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内部无缺陷的单晶硅的纳米切削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对单晶硅纳米切削中的切屑形成过程和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用第一原理应力计算方法对单晶硅纳米切削过程中的脆塑转变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16.
压电陶瓷电疲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疲劳是压电陶瓷材料应用于各类驱动器的主要障碍,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电疲劳现象、电疲劳机理、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压电陶瓷电疲劳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17.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出口宽高比及旋流角对基于真实排气混合器构型的双涵道S弯喷管内/外流场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圆转方弯曲构型的作用下,波瓣混合器及尾锥诱导产生的流向涡在第二弯通道及等直段内部卷吸着热流冲击S弯喷管壁面形成"热斑".在完全遮挡高温部件准则的约束下,随着出口宽高比的增加,S弯喷管壁面的"热斑"温度先增大...  相似文献   
918.
等离子涂层热疲劳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了等离子涂层构件热疲劳实验研究,对失效过程及失效模式进行考察,分析了对失效起主导作用的应力分量.针对陶瓷层材料引入粘塑性本构模型,对涂层的热疲劳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表明,氧化层厚度为2 μm时,陶瓷层波峰位置容易萌生Ⅰ型横向裂纹,界面中部偏上位置容易萌生Ⅱ型横向裂纹;氧化层厚度为8 μm时,陶瓷层内部法向应力主导横向裂纹的扩展;不同厚度的氧化层内部将形成较高的应变能密度.给出了等离子涂层内部裂纹形成过程及机理.   相似文献   
919.
用来自不同文献的实验数据作为样本,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研究叶轮和扩压器几何尺寸对无叶扩压器失速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几何尺寸对于宽、窄扩压器失速的影响表现不同,这也证明了不同宽度的扩压器的确存在不同的失速机理.文章的结果,对无叶扩压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0.
就弯曲混合管出口与模型出口之间相对距离的改变,对一体化红外抑制器模型出口混合气流温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出口间距变化时模型壁面的红外辐射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延长混合管出口与模型出口之间相对距离,可以增加混合管热排气与冷却气流的掺混距离,使模型出口混合气流温度峰值下降约42%;但同时会使模型壁面在3~5μm波段和8~14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