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333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流场匹配是进气道和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为衡量畸变流场的气流不均匀程度,国内外均采用各种不同的畸变指标.本文分析了各种畸变指标的特点,并通过流场典型化的方法,建立了各种指标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式;并用本文和国外文献中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所确定关系式的有效性.文中还介绍了采用网格模拟稳态畴交流场时的一些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网格法模拟稳态畸变流场时应考虑到边界层和掺混区对畸变指标的影响.另外畸变流场中的测点布局,包括测耙与低压区的相对位置以及测耙数目等,对畸变指标值的确定是有较大的影响,可形成畸变指标值的偏差达10—25%左右.  相似文献   
52.
用一套串接式可变面T-形燃烧器对HMX复合推进剂作了不稳定燃烧的实验研究.为了求得其相对稳定性,分别测定了当推进剂中的HMX,Al及AP等组分含量不同时对压力耦合不稳定燃烧的影响,并与一般双基推进剂(双石-2)不稳定燃烧特性进行的试验比较,在一维不稳定燃烧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数据处理.最后得出结果:当HMX,Al及AP的含量分别在20至40%,5至15%和40至75%范围内,振荡频率为200至1500Hz时,HMX/AP/HTPB推进剂的燃烧稳定性与HTPB/AP/Al和双石-2相比最差.  相似文献   
53.
文氏管对涡流器具有重要的引流作用.通过改变第III级文氏管的喉道面积大小,探究了其对三级涡流器出口流场的影响.应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三头部试验件的涡流器出口流场进行分析,发现中间涡流器的两个漩涡中心的径向距离随着第III级文氏管喉道面积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邻三级涡流器出口流场会叠加,致使中间涡流器的...  相似文献   
54.
贫燃熄火(Lean Blowout,LBO)属于一类特殊的不稳定燃烧现象,往往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准确地预测出贫燃熄火现象是实现燃烧稳定性控制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基于化学发光信号、可见光谱颜色信号、温度信号、声压信号和离子电信号预测LBO的原理,以及其采集方式和各自特点。接着介绍了将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控制参数的5类方法,分别为统计法、阈值-事件法、频谱法、符号法和非线性动力学法,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比较,评价了其预测效果。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贫燃熄火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5.
为了完善某型航空涡扇发动机起动性能设计,通过分析发动机的起动控制逻辑和热悬挂控制逻辑,确定了起动热悬挂故障的原因。起动热悬挂分为排气温度 T6上升率过高故障和压气机出口压力 P31上升率过低故障 2种模式,故障原因分别为初始供油量偏多和起动过程 P31波动,针对故障原因制定了解决措施:初始点火供油量设定值下调,提高 P31传感器小压力段的测量精度,并优化 P31斜率异常故障判故逻辑。上述解决措施不仅解决了起动热悬挂问题,更进一步增强了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兼容性,提高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起动成功率。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驻涡燃烧室在前钝体燃料喷射状况下的燃烧性能,采用3维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驻涡燃烧室前钝体燃料喷射 状况下的燃烧效率及燃烧室性能与无前钝体燃料喷射状况下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驻涡燃烧室的冷流以及燃烧状态 下的燃烧室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燃烧室温度分布表明:前钝体顶部燃料喷射在0.2~0.7的喷射系数范围内,缩短了燃烧室火焰 长度,提高了燃烧室在相同轴向长度下的燃烧效率,使燃烧室更加紧凑;驻涡燃烧室前钝体顶部燃料喷射孔的孔径在一定范围内 的变化对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以及总压损失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7.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测量需求以及暂冲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台架试验中的应用难点,开发了适用于瞬态燃烧场温度测量的单脉冲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反射(CARS)系统及CARS光谱计算和温度反演软件CARSCF。采用USED相位匹配方式来降低湍流影响,结合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来实现CARS光谱降噪处理,提高信噪比。在暂冲式脉冲燃烧风洞上开展了来流马赫数2.6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试验,获取了超声速来流(冷态)建立、H2点火加热空气、建立超声速燃烧流场直至试验结束过程中的燃烧室出口温度,以及煤油/空气燃烧时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结果显示,超声速冷流时温度处于低温(约205K)状态,随着H2点火加热来流空气,来流温度上升至853K;随着煤油/Air点火,温度急剧上升,稳定燃烧状态下燃烧流场温度为1970K±144K。燃烧室出口截面温度场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高温区位于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侧区域,而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中间区域的温度低于上下两侧。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CARS测量结果与火焰自发光成像结果一致,表明单脉冲CARS技术用于瞬态燃烧流场温度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59.
部分球壳分布离子流激发的电磁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离子环束流和低频电磁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廓了环束流将演化成具有投掷角展宽的部分球壳速度分布离子流,其投掷角展宽随时间增大,低频右旋电磁不稳定性增长率峰值,总的说来也逐渐增大,并向高频短波方向移动,与此相反,低频左旋电磁不稳定性增长率峰值,当投掷 角展宽等于0时,大于右旋不稳定性峰值,但随着投掷角展宽增加而迅速低于右 性增长率峰值,并向工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60.
本文在评述国外同类技术的基础上,介绍近年研制成的,以研究转子内流动为主要对象的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实验装置和动态测量技术,包括实验台、旋转四坐标全电动探针位移机构、并行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器、高频压力探针及一整套高频压力探针、热丝和激光多普勒动态测量技术,列举了典型的转子内和转子进、出口复杂流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