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5篇
  免费   71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2970篇
航天技术   90篇
综合类   144篇
航天   13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采用气固耦合算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湍流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冷却工质为氢气,其密度、导热系数、动力粘度随着温度和压力而变化。应用大涡模拟及标准k-ε双方程模型两种湍流模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详细揭示了再生冷却通道固体区和流体区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并在不同的计算网格数目下对两种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网格条件下,标准k-ε双方程模型与实验数据的吻合精度比大涡模拟模型更好,且满足工程计算精度。随着网格数的增加,大涡模拟的计算精度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通道进口雷诺数和总出流比对带肋和双排出流孔通道流量系数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实验研究的通道入口雷诺数为3×104~1.5×105,通道总出流比为0.09~0.22。结果表明:通道总出流比较小时,流量系数沿流向减小。通道进口雷诺数增加,流量系数先增加,之后基本不变;通道总出流比较大时,流量系数基本不变;各工况下总压系数沿流向依次经历迅速减小、基本不变、继续减小的过程;沿流向各位置上的总压系数在通道进口雷诺数为6×104~9×104时最小;出流比增大,沿流向各位置上的总压系数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63.
神经网络在叶片几何造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神经网络特有的结构灵活性、可重新训练性和强鲁棒性 ,使得它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几何造型手段。本文介绍了使用神经网络进行叶片几何造型的算法和步骤 ,并分析比较了它和传统造型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64.
程远  曹浩波等 《红旗技术》2003,(1):24-27,33
针对某机低压压气机动叶结构的特点,利用传统机械加工、低熔点合金精密定位、数控加工等方法,采用CAD/CAM技术,保证了试制任务的设计要求,为同类叶片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数字化测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5.
1.您被称作“弯扭叶片之父”,这一称呼本身表明了您所取得的成就。然而,您从前苏联回来不久就遭遇了十年动乱,研究工作停止了十年,这段经历对您当时的工作有什么影响?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您的经历将会给他们很好的启示,请您给他们一些建议。王院士:弯扭叶片之父的称呼,我原本不知道,是中央电视台来拍了1部纪录片,放映前也没征求我的意见,也没让我看具体内容,突然在第10套节目中就出现了这么个称呼,这么称呼我也不好意思,虽然我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66.
基于解析及特征造型的涡轮冷却叶片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跨海  李立州  岳珠峰 《推进技术》2007,28(6):637-640,656
基于数学解析与特征造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构造过程的复杂涡轮冷却叶片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用五次多项式描述叶身型线,根据壁面厚度函数求解冷却通道外形,定义冷却通道隔板位置及厚度等参数,计算得到叶身及冷却通道各截面造型数据;以特征造型方法完成对涡轮冷却叶片转弯流道、缘板、榫头及叶片相关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利用CAD系统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多腔回流式涡轮冷却叶片的自动建模。  相似文献   
67.
端弯叶片通道出口二次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贵  吴国钏  胡兵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303-305,333-334
实验并且采用考虑粘性的涡传输方程计算端弯压气机叶片通道出口二次流。给出了3种端弯叶片及对应的原始直叶片通道出口气流偏转角的实验值和计算预测值。研究表明:采用上述方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口气流偏转角;叶片后缘减弯可减小流向二次涡强度。  相似文献   
68.
倾斜30°锥形喷孔气膜冷却的流动和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流向倾角为30°、锥顶角分别为15°和30°的锥形气膜冷却喷口射流下游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的射流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锥形喷口下游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分布形态。随着锥形出口面积的增大,射流的穿透能力明显减弱,核心区域速度明显降低,侧向扩展范围明显增加,纵向耦合涡迅速减弱并消失,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尤其是提高了喷孔两侧流向下游位置上的冷却效率。同时,大锥顶角的高吹风比下,射流具有十分良好的贴壁效应和非常可观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69.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气膜出流条件下带肋回转通道流动特性,其中回转通道为带90°直肋变截面通道。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利用单元分析方法,定义了壁面有效压力及单元有效压力系数。结果表明:通道出口段存在气膜出流与无气膜出流情况相比出口段有效压力分布发生变化,并且使整个通道的流阻下降。影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通道的阻塞比、长径比、宽高比、气膜出流比和进口雷诺数。  相似文献   
70.
在对激光冲击强化技术与喷丸表面强化技术比较分析之后,表明航空发动机叶片经过激光冲击强化后,能显著增加叶片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疲劳性能,并且其效果优于喷丸表面强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