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57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为了研究毛细管放电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输出特性,借助电学诊断手段展开实验研究,获得了推力器典型放电波形,系统研究了不同毛细管内径和施加电压对等离子体等效阻抗、沉积能量效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微冲量测量台架,测试了不同参数下毛细管推力器输出元冲量,并通过计算获得了推力器比冲、总体效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毛细管内径不断增大时,能量沉积效率不断下降,元冲量下降,比冲降低。主电容电压增大时,放电能量不断增大,能量沉积效率降低,元冲量和单次等效烧蚀质量不断增大,但推力器比冲和总体效率均先增加并趋于稳定。当毛细管腔体长度为16mm,内径3mm,主电容2.5μF,充电电压为2kV时,输出元冲量350.79±7.50μN?s,比冲531s,总体效率可达18.3%。  相似文献   
42.
激光参数对光船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温度11组元热化学非平衡空气模型计算了激光能量在等离子体中的沉积过程,并在激光脉冲作用结束8 μs后采用平衡空气模型,完成激光推进光船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入射激光能量和脉冲宽度对光船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冲宽度相同时,入射激光能量越大,所得冲量耦合系数越大;当入射激光脉冲能量相同时,脉冲宽度越小,所得冲量耦合系数越大。将计算所得冲量耦合系数与Schall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43.
在采用相对轨道根数描述航天器编队构形的基础上,把航天器平面内编队控制问题转化为航天器交会问题,根据编队构形的几何参数得到解决问题的三冲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燃料消耗少且只需沿航迹向安装推力器,便于工程应用的优点.最后对推力器的推力大小偏差、方向偏差对编队构形的尺寸以及相位控制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4.
空间交会和编队飞行的迅猛发展对航天器相对运动转移轨迹生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应用相对状态转移矩阵和随机树A*网络搜索算法,解决了各种约束条件下多冲量相对转移轨迹的快速优化生成问题,适用于任意偏心率的参考轨道。给出了形式简单的相对状态转移矩阵,论述了随机树A*网络搜索算法的流程,建立了相对运动多冲量转移轨迹生成模型,便于处理控制约束、碰撞避免等各类约束,且可同时对能耗、时间和冲量次数进行优化,适合于在线轨迹生成。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脉冲激光推进的能量相似律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正蕊  洪延姬 《推进技术》2010,31(2):252-256
激光推进的能量相似律,指确定的激光能量有与之相对应的最佳喷管尺寸,使得冲量耦合系数最大且不变的规律。用大气高度参数、入射的激光能量、喷管几何参数构造了无量纲因子,建立了圆锥形喷管在单脉冲条件和一维球对称点聚焦情况下的能量相似律。结果表明:当锥角固定时,冲量冲量耦合系数存在极大值,极大值对应的无量纲因子仅与气体比热比相关;当无量纲因子固定时,冲量随入射激光能量增加而单调增大,冲量耦合系数则与能量无关。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规律性认识,对目前可实现和以后工程化放大的激光能量范围,均能给出可信可靠的喷管优化尺寸。  相似文献   
46.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的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放电参数以及推力器本体结构等。通过对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工作原理和物理学模型的分析,研究了PPT的效率、比冲、推力、元冲量、推功比等性能参数与电极结构、电气参数的关系,并设计了实验,对效率、比冲、元冲量等与放电能量、电极间距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效率、比冲、元冲量均随放电能量的提高而增大,元冲量在电极间距为50 mm时大于间距为30 mm、40 mm时的值。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设计高性能PPT的一些优化条件,对PPT的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最优冲量交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最优冲量交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最优冲量交会中四类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基于冲量校正理论的最优冲量交会、Lambert最优冲量交会、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的最优冲量交会和基于邻近圆轨道交会理论的最优冲量交会,并分析这些类型的最优交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8.
鸟撞击的载荷因素对叶片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晶 《航空动力学报》1992,7(1):51-54,98-99
本文以矩形悬臂板模拟真实叶片,以冲击载荷模拟鸟撞击载荷,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悬臂板在冲击载荷下的非线性瞬态响应。通过计算多个算例进行分组比较,分析了鸟撞载荷的冲量传递,加载持续时间,加载位置,载荷的空间分布等不同载荷因素对叶片响应的影响。为鸟撞击载荷过程的合理简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单路电磁阀打开对采用自燃推进剂的双组元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脉冲工作特性的影响,对150 N发动机开展高空模拟热试车。采用推进剂组合为四氧化二氮和甲基肼,考察了氧化剂路、燃料路电磁阀同时打开和分别单独打开时20、30、50、80 ms脉宽下的发动机脉冲工作特性,脉冲控制周期均为160 ms。试验结果表明:(1)仅氧阀打开时,20、30 ms脉宽下的发动机平均推力冲量分别为0.35、0.41 N·s,分别为对应正常工况的11.08%、9.51%;50、80 ms脉宽下平均推力冲量分别为0.47、0.63 N·s,分别为对应正常工况的6.20%、5.33%,四氧化二氮均发生了充分的闪蒸雾化。(2)仅燃阀打开时,20、30 ms脉宽下的发动机平均推力冲量值相当,分别为0.17、0.18 N·s,分别为对应正常工况的5.38%、4.18%,甲基肼主要呈液态从喷管出口边缘流出;当脉宽增大至50、80 ms时,甲基肼发生不完全的闪蒸,发动机平均推力冲量随脉宽增大而逐渐增大,分别为0.22、0.31 N·s,分别为对应正常工况的2.90%、2.62%。单阀打开时,发动机脉冲工作产生的推力冲量主要与推进剂的闪蒸雾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0.
通过几何分析方法得出无壳装药接触爆炸冲量的计算公式并和已有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指出现行计算公式存在的缺陷。通过瞬态爆轰假设,从理论上分析了现有公式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几何分析的方法得出的计算公式能较好地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