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523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51.
对8头健康和8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经子宫内灌注土霉素注射液,研究了土霉素在奶牛血浆中的药动学特征.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检测手段对血浆中土霉素浓度进行测定,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分析药-时数据.结果表明:土霉素在健康奶牛子宫内不易被吸收入血,而在患病奶牛血浆中的最高血药浓度较低.土霉素在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8.53±10.92) mg·L~(-1)·h~(-1),血药峰浓度(C_(max))为(1.66±0.84)μg/mL,达峰时间(t_(max))为(0.35 ±0.06) h,吸收半衰期(t_(1/2ka))为(0.05±0.01) h,清除半衰期(t_(1/2ke))为(7.67±2.44) h.土霉素灌注给药在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内吸收快但不完全,消除较慢.  相似文献   
852.
853.
二氧化钛(TiO2)因其合适的带隙、稳定的化学性质、耐腐蚀和绿色环保等特点作为光催化材料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TiO2存在光催化活性低、光利用率低等缺点而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前景。鉴于此引入半导体层状材料二硫化钨(WS2),通过绿色、无污染的超临界流体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二维WS2/TiO2异质结构。以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图谱与光电子射线能谱图等测试方法对WS2/TiO2异质结构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光电流密度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方法,对WS2/TiO2异质结构的光吸收性能及光电催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WS2纳米片的引入可以明显增强体系的光吸收强度,提高了光电流密度并且降低其阻抗,使得WS2/TiO2异质结构展现出优异的光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54.
紧盯未来先进战斗机研制需求和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武器内埋技术在提高飞机战技指标和综合性能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先进战斗机武器内埋技术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和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归纳总结了内埋武器舱空腔复杂流动机理、流声振多场耦合问题研究的现状和关键技术难点;从内埋武器舱系统研制设计要求出发,梳理了先进战斗机内埋武器系统研制面临的关键气动问题和空腔类构型流致振动与噪声问题的主要特征,着重分析了内埋武器舱复杂流动机理、振动与噪声问题、数值仿真方法、风洞测试技术和流固声多场耦合控制技术难点,指出了下一步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难点和研究重点,为准确把握先进战斗机内埋武器系统关键气动问题和开展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55.
针对液体运载火箭五通结构承载能力开展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获得了五通不同部位的Mises应力分布图,并基于五通工艺成形过程中球体壁厚减薄规律,提出了薄弱环节的优化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五通在不同内压载荷下的液压强度试验,并监测球体表面的应力水平。结果表明:五通产品承载最大的部位是球体大凸孔根部圆角附近,与产品成形过程中壁厚减薄最大位置不重合;在不改变球体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适当提升结构壁厚,产品重量增加小于1kg,应力水平下降了4%,产品合格率提升了30%;采取改进措施后的五通,内压爆破试验压力达到3.6MPa以上,相对于设计压力有3倍以上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856.
通过分析高陡度内表面精密车削刀杆振颤的原因、动态特性及其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建立动力学模型,分析稳定性条件;通过优化设计,将刀杆刚度提高2.52倍;在此基础上,以口径为124mm、长径比为1.16的典型MgF2高陡度头罩为对象开展精密车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加工表面粗糙度稳定达到Ra3.1nm,满足红外光学头罩的使用要求,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57.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热失重法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常用的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和硫磺硫化体系对可挥发逸出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主要逸出产物是苯丙烯、苯乙酮和2-苯基-2-丙醇;1,3-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BIPB)的主要逸出产物为丙酮、叔丁醇和1,3-二乙酰基苯;2,5-二甲基-2,5-叔丁基过氧己烷(DBPH)的主要逸出产物是丙酮、叔丁醇、2-甲基-2-甲氧基丙烷和2,5-二甲基-2,5-己二醇。不同过氧化物体系硫化特性分析表明,BIPB在与DCP硫化程度相当时用量最少。相较于DCP、DBPH体系,BIPB简单硫化体系在80 ℃预烘时逸出物含量最低。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与硫磺硫化体系逸出物含量分析表明,硫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2-巯基苯并噻唑(S/TMTD/M)全配方体系80 ℃预烘时的逸出物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种过氧化物体系,预烘100 h失重率较DCP体系降低31.50%。过氧化物与硫磺体系硫化机理的不同及硫化剂用量的差异是影响EPDM绝热层可挥发逸出物含量及种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8.
为拓宽面齿轮的应用空间,结合面齿轮与弧线齿的特点,提出了偏置正交弧线齿面齿轮。根据坐标变换规律及啮合原理推导了全齿面的方程,并在Matlab软件中建立了全齿面模型。结合齿面模型及根切原理,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了齿面根切的位置。借助CATIA软件二次开发进行仿真切齿试验,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探究了各参数对最小内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标系距离与最小内半径呈负相关,刀具圆弧半径、偏置距离及模数都与最小内半径呈正相关,其中模数对根切位置影响最大。最后计算了顶尖位置,通过最大外半径与最小内半径之差确定了面齿轮的最大齿宽。   相似文献   
859.
目的获得距骨内微小动脉三维结构模型,对临床上不同分型的距骨骨折的预后做出更精确的解释和预测。方法对 12 例新鲜尸体下肢行股动脉插管并灌注铅造影剂。距骨取材,进行 microCT 扫描并且重建高精度模型,图像最终分辨率为 52.30 μm。最终获得距骨周围与距骨内血管在各个切面的图像,观察距骨表面动脉与骨内分支的走行和分布,并计数动脉的骨内分支数。结果距骨骨外血管集中分布于表面的韧带和关节囊内。距骨表面主要有 4 大血管分布区域,分别为跗骨管-跗骨窦区、距骨颈上表面、距骨体内侧面和后结节区。距骨颈周围血管环由跗骨管-跗骨窦区和距骨颈上表面的骨外血管连接而成(骨内分支数分别为 5.1±1.3 和 5.6±1.9),是距骨的主要血供来源,分支分布于距骨头、距骨颈和大部分距骨体,并有丰富的吻合。此外,距骨体还接受距骨体内侧面(骨内分支 3.2±1.4)和后结节区(骨内分支 0.7±0.5)的骨内分支的血供。结论血管环是距骨的主要血供来源,骨内分支有丰富吻合。 距骨颈骨折的坏死风险取决于该分型对血管环骨内分支和吻合的破坏程度。 距骨体矢状面骨折和粉碎骨折对血管环的骨内分支的破坏较大,缺血坏死风险相对高。距骨头血供丰富,骨折时缺血坏死的可能小。  相似文献   
860.
针对弹上卫星接收机在高动态环境中出现的定位高程超差问题,通过对接收机接收的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到的初步定位结果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试验验证,最终对该问题进行了准确定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