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182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单相流体回路在卫星热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相流体回路系统是航天器主动热控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概述了流体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基础,总结了单相流体回路的设计思路,设计了一个可参考的流体回路方案,在SINDA/FLUINT中建立数值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评价了其应用性能,结果显示,将单相流体回路系统应用于卫星,可取得很好的控温效果。  相似文献   
72.
热控流体回路补偿器的热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宇峰  黄家荣 《宇航学报》2008,29(3):826-830
在简要介绍流体回路补偿器的基础上,讨论了补偿器设计的一般热计算方法,提出了补偿器总容积确定的通用计算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写了一套补偿器热计算通用计算程序。此外,针对某一载人航天器流体回路工作情况,对其补偿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获得相应设计参数。该项研究将为载人航天器流体回路补偿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3.
旋转弹导引头红外角跟踪回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导引头红外末制导角跟踪回路的稳态性能对旋转弹跟踪性能的影响,以及起伏噪声对制导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二阶无静差角跟踪回路的改进办法.针对改进后的角跟踪回路,计算出了失调角和目标视线角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将目标视线角速度准确地估计出来.试验结果表明:二阶无静差系统可以提高旋转弹的跟踪性能,且能够输出满意的制导信号,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给出了求解典型圆柱状态含液体介质的空间辐射器传热效率的解析计算公式,降低了辐射器传热效率计算的复杂度,通过与数值计算结果的比对分析,认为用流体入口温度代替辐射器平均温度的假设在工程上是能够接受的,其引起的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75.
吸气式高超声速机体/推进一体化飞行器数值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是实现可持续高超声速飞行(尤其是在大气层以内)的重要途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了获得良好的气动-推进性能,必须采用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笔者发展了针对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力和推进力的划分体系和计算方法,发展了内外流数值计算软件.研究了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的平头形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进气道关闭条件下的气动性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数值研究了进气道打开和发动机工作条件下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推进性能;研究了机体和推进系统的不同部件对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76.
用鲁棒控制理论中的规范化左互质因子分解 (规范化 LCF)法为某型飞机设计纵向飞 /推综合控制器 ,并总结了该方法的一些特点和设计要求。设计出的控制器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旁泄间隙(发射筒与隔板的间隙)对燃气弹射内外流场及内弹道特性参数的影响,采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结合动态分层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技术,对燃气弹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旁泄间隙大小对燃气弹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地面发射试验。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燃气弹射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旁泄间隙出口附近形成明显漩涡,旁泄间隙的增大会导致低压室压力与加速度峰值减小,并使试验弹出筒时间延长、出筒速度降低,但变化趋势呈现非线性特征。旁泄间隙从2 mm增大到6 mm时,出筒时间延长7.7%,出筒速度降低16.3%,可认为在此范围内旁泄间隙的影响幅度相对较小;但此后旁泄间隙的影响会显著增强,当旁泄间隙从6 mm增大到8 mm时,出筒时间延长20%,出筒速度降低35.8%,当旁泄间隙增大到10 mm时,试验弹到筒口速度甚至降为0 m/s。本文研究结果为燃气弹射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8.
将负序电流作为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故障特征量,在提取时易受谐波、噪声等因素的影响,而频谱分析也较为复杂,故障诊断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难以兼顾。为可靠高效地诊断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在多次派克变换的基础上,提出故障特征量Izpg以反映故障。首先根据故障后的电机磁场推导出故障后定子中存在的电流频次;然后得到非理想工况下,利用多次派克变换提取故障特征量Izpg的表达式;最后建立故障后异步电机的多回路数学模型,对理想工况和非理想工况下定子不同严重程度的匝间短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Izpg和故障严重程度正相关且对电压源不平衡这类非理想工况呈现鲁棒性,用Izpg诊断异步电机定子匝间短路具有高灵敏性与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
为了实现嫦娥四号着陆器在月球表面长期生存并完成月夜阶段温度采集任务,研制了一套高效的月夜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同位素温差电池(RTG)和两相流体回路组成。RTG发电废热在其端面集中排散,两相流体回路通过平板式蒸发器与RTG安装连接,收集热量传输到舱内。通过地面试验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试验中两相流体回路启动、断开正常,运行稳定。在轨飞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正常,实现了93%以上同位素核热源的热量用于温差发电器产生电能,并且收集了67%的发电废热用于舱内平台设备控温。  相似文献   
80.
余祖铸 《上海航天》1995,12(5):11-18
根据防空导弹飞行控制系统的特点,通过线性二次型的系统设计,推导出了具有最佳反馈的回路结构。按照实际系统的测量状态,构成了复合反馈的飞行控制系统,并对具有复合反馈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回路的设计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