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55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兰波  常景丽 《飞行力学》2002,20(3):48-51
介绍了一副研究型马赫数相似旋懵和Z9机身组合模型低速风洞的试验概况,着重讨论了侧滑角对旋翼/机身,平尾及垂尾气动干扰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速度前飞情况下,侧滑角对旋翼/机身干扰的影响在机身的六个力素上均有表现,但对机身俯仰力矩系数影响相对较小;平尾力受侧滑角变化的影响较小;旋翼/垂尾干扰受侧滑角影响显著,且随侧滑角的变化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2.
马赫数4~7的高超侧压式进气道气动设计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巡航马赫数为7、转级马赫数为4的宽范围侧压式进气道进行了设计,讨论了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给出了一种曲面压缩的高性能侧压式进气道设计方案,并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其流场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侧压式进气道在马赫数Ma=4时的流量系数达到0.753,最大正攻角可达6°以上.Ma=6时,流量系数达到0.94...  相似文献   
33.
针对动态偏离敏感参数(CnβDYN)和侧向操纵偏离参数(LCDP)无法预测飞行器在大侧滑角飞行条件下偏离失稳特性的不足,推导建立了大攻角、大侧滑角条件的飞行器动态偏离判据和操纵偏离判据,指出该判据包含了飞行器的所有飞行状态,能够更精确的反映系统的静稳定性需求,可作为一种通用的预测偏离失稳的判据,并对某再入飞行器应用新偏离稳定判据,进行了偏离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某军用飞机飞行中“意外侧滑”现象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全面分析了可能原因;然后从“飞参”数据人手分析了具体原因,提出了有关建议。分析表明,由于该机的“副翼一方向舵”交联方案比较简单,特别是该方案仅用于消除因压杆量变化导致的侧滑,不仅不能消除压杆量变化前已存在的侧滑,反而在客观上起到保持原侧滑角的航向稳定作用,所以某军用飞机的“副翼一方向舵”交联模块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消除侧滑。其速度500~750km/h内较明显“意外侧滑”由杆位不正或修正性压杆与“副翼一方向舵”交联模块及飞机本身航向稳定性共同导致。鉴于“意外侧滑”存在诸多不利影响,应在某军用飞机单座型和双座型前舱增加侧滑角显示。  相似文献   
35.
某型无人机外场试飞滑跑过程中机体发生明显向右侧滑故障,经飞行员手动纠偏后没有发生无人机冲出跑道事故。针对这一情况,对无人机的液压系统、起落系统进行分析,结合飞参数据建立了故障树,对各项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最终故障定位,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守照  王道波  姜斌  赵超 《航空学报》2010,31(2):363-367
无人直升机起降的关键是纵横向姿态保持和滑移控制,以及垂向升降速度的平稳性控制,避免纵横向滑移时受地面约束而引起倾翻和垂向近地颠簸。提出一种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纵横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姿态和滑移构成反馈控制,垂向利用地面支撑力判断离地和着陆,并通过高度指令牵引控制升降速度。引入地面支撑力反馈控制确保离地瞬时纵横向力和力矩平衡,使无人直升机离地时失去地面约束后能够垂直起飞,引入姿态和滑移反馈抑制无人直升机起降过程中姿态变化和滑移,两者本质上构成并联控制。该策略在某无人直升机试飞试验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为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技术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7.
关于飞机偏离/尾旋敏感性判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飞翼布局无人机保形非对称S弯进气道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乐  周洲  许晓平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1):2682-2690
基于国产动力约束及隐身设计要求,针对飞翼布局无人机双发动机布局进行了保形S弯进气道设计,为进一步提高进气道性能,开展了进气道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保形进气道风洞模型进行验证,然后结合参数化建模和网格自动生成技术进行CFD数值模拟,最后利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代理模型及多岛遗传算法开展进气道优化设计.结果表明:①优化后进气道性能有所改善,尤其表现在4°迎角之后性能明显提升,Ma=0.6下4°迎角时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5.46%,畸变指数降低了38.7%;②优化后进气道截面积分布相比初始构型在前段更缓和而后段略微升高,中心线则在前1/3段与初始构型基本一致,之后曲率变化更加平缓;③保形进气道在出口截面具有较强的二次流,侧滑角对于此类进气道在小迎角下影响较小而大迎角时影响较大,设计时应关注大迎角时侧滑特性.   相似文献   
39.
要实现弹射救生系统大迎角大侧滑角试验技术,其中极为关键的是要研制出满足试验研究总体方案要求的天平。为了提高风洞试验的精度和天平抗冲击的能力,要求天平的总长小于90mm,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刚度。作者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优化天平结构的几何外形尺寸,成功地完成了该台天平的研制。  相似文献   
40.
飞翼无人机侧风着陆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翼无人机的特性,利用侧航法和侧滑法设计了侧风着陆控制系统,仿真了系统抗侧风干扰的能力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法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但使用侧航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