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9篇
航天技术   128篇
航天   15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空间科学探测,不仅对认识自然界,研究发生在近地空间、日地空间和行星际空间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大气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同人造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研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在空间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空间环境。例如,地球附近的辐射带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质子和电子),尤其是伴随着太阳耀斑爆发而喷射出的强大的太阳质子流,对于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的材料、元器件、仪器设备以及宇航员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高空地磁场与航天器内通有电流的导线和铁磁材料等相互作用,会改变航天器的姿态;高空的稀薄大气是直接影响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和寿命的主要因素;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紫外辐射、X射线等对航天器的表面材料和器件,如温控涂层、太阳电池和光学镜头等性能有重要影响;高空大气电离层结构影响着无线电波的传播,因而也影响卫星通信的传播方式和通信性躲宇宙无线电噪声也会对空间通信的性能和效果产生影响;近地空间的微流星物质对航天器结构可能造成损害。因此,把空间科学探测仪器送到外层空间,对太空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直接观测,取得定量结果,作为航天器的设计依据,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2.
《国际太空》2004,(2):1-7
2003年的世界航天活动非常活跃,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在这之中有的国家喜事连连,有的国家却上演悲剧,当然,也有悲喜交加的国家,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总的来讲,2003年的世界航天业喜大于悲,因为无论从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和发射成功率上讲,还是从所发射航天器的种类和参与航天器研制的国家方面说,都较2002年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3.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4):13-13,42,47
随着"阿特兰蒂斯"号2011年7月8日升空,美国航天飞机迎来了最终谢幕的时刻。回顾其30年历程,有人称赞它为人类探索宇宙立下功劳,也有人斥之为劳民伤财。无论怎样评价,一个时代即将落幕。1登场与谢幕1957年苏联第1颗人造卫星发射,拉开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序幕。按照美国的设想,航天飞机是一种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在"阿波罗"登月的1969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启动航天飞机项目。1972年美国开始建造航天飞机。4年后,首架航天飞机"企业"号问世,它只进行大气层内滑翔试飞。  相似文献   
124.
125.
1.首次人造卫星绕轨道飞行("斯普特尼克1"号,1957年10月). 2.首次搭载有生命动物进入轨道,1只名为莱卡的母狗("斯普特尼克2"号,1957年11月).  相似文献   
126.
20世纪60年代初,四人小组在钱学森先生直接指导下为发展我国人造卫星进行早期准备工作。文章详细介绍了四人小组在钱学森先生指导下搜集学习国外有关卫星和空间技术的资料,编制《1964-1973年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草案),为大学生讲授星际航行概论课,以及担任星际航行座谈会秘书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7.
2010年上半年,韩国将在法属圭亚那(Guiana)克鲁宇航中心发射一枚综合通信和海洋气象的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28.
太空绳     
当人类起初考虑要在月球和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定居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用现代火箭技术。相反,太空旅行和定居可能会依赖于一项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发明的技术——绳子。怎样只用绳子就能推动物体穿越太空呢?让我们先考虑两种情景:第一种情景是两个人造卫星用一根粗粗的绳索连着,其中一个卫星可以用这根绳子把另一个扔到另一个轨道,就像是猎  相似文献   
129.
关祝 《航天》2010,(8):45-45
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从2006年起日本航天业呈现复苏态势,无论在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领域,还是在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领域,部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并有不少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值得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0.
许彤 《中国航天》2008,(1):41-42
2007年10月4日是前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50周年纪念日.这颗名为"旅伴"的人造卫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引发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惊心动魄的争霸;导致了载人登月技术的诞生;宣告了人类或至少是其机器人使者得以飞向太阳系各个遥远角落的发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