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7篇 |
免费 | 445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057篇 |
航天技术 | 28篇 |
综合类 | 109篇 |
航天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为研究超声速可调进气道喉道调节过程中的内流结构及节流特性,设计了工作马赫数范围为0~4的超声速可调进气道,在来流马赫数为2.9的风洞中借助高速纹影观测系统和动态压力测量系统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内收缩比(ICR)为1.79时,进气道通流流场存在设计和非设计流态的内流双解现象。其中,在设计流态下进气道内通道中的波系结构正常建立;而在非设计流态下进气道内收缩段中存在局部分离诱导的复杂波系结构,导致其整体压升高于设计流态,并存在宽频、低频的小幅振荡。此外设计和非设计流态下进气道的下游节流性能相当,其临界堵塞度分别为42.4%和41.7%,临界压比分别为15.8和16.0。在两类流态的下游节流过程中扰动均以结尾斜激波串的形式向上游传播,且临界状态下激波串头波刚好位于喉道附近,但两类流态的结尾激波串在空间分布特征和振荡特性上均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3.
74.
给出了马赫数2-6、单位雷诺数(0.8-6.0)×10^7/m时下吹式风洞中可调节三维进气道的试验研究结果。研究了前缘前掠和后掠方案以及进气道人口前边界层的影响。测量了内流道内的压力分布、质量流量和总压恢复系数;确定了进气道启动与马赫数和流动工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层对流场结构和模型进气道的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相对简单的进气道调节方案可以增大其稳定运行范围。 相似文献
75.
J-911C猎禽者为笔者设计的一种多任务陆基型战斗机方案。它采用准无尾X全动小翼气动布局。机头及边条向后逐渐平滑过渡为翼身融合体,没有明显的机身与机翼的分界。这种翼身融合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机体内部空间并可获得额外的升力。进气口位于机头下任务舱前方。这种结构可以减小体积巨大的任务舱的阻 相似文献
76.
在美国国防部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QDR)报告中,明确了美国轰炸机的三阶段发展规划,其中第二阶段规划预定新型轰炸机在2018年开始服役,而且明确是亚声速和有人驾驶方案,核心作战要求是突防能力强并具有持久的作战能力。该机的出现可能对未来防空体系的发展提出新挑战。 相似文献
77.
本文提供了一个精确表达式,通过它可将亚声速位势流动仿射变换成不可压缩流动。同时给出了新的气动力计算公式。在流过Joukovski翼型的气动力计算中,它与用计算机提供的精确数值计算结果相比较,二者很符合。 相似文献
78.
79.
80.
本文介绍计算亚声速谐振薄翼非定常气动载荷的点偶极子法(DPM)。网格划分方式与偶极子网格法(DLM)相类似。此法将网格上的载荷分布集中置于网格中央剖面的1/4弦点上,控制点取在3/4弦点上,无需作数值积分计算。很容易用于计算形状复杂机翼的非定常气动载荷。 文中给出了矩形翼和后掠翼定常和非定常气动载荷的数值结果,其精度数值与DLM的相当,计算效率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