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85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孙英志 《江苏航空》2006,(2):24-24,34
目前无线通讯技术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带来各种便捷。本文即对无线网络在机场的应用做了认真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2.
飞利浦公司研制的LPC900系列单片机采用6倍速80C51内核,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电磁干扰(EMI)、高抗干扰性及内建电源Brownout侦测、模拟功能、UART、12C和片内RC震荡器的新一代单片机。本文介绍LPC900系列单片机用于摩托车点火器数码识别功能的设计原理,使数码点火器轻松增加了防盗功能。  相似文献   
33.
依据BG数据结构的设计要求,指出传统数据结构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BC数据结构──首针表结构的设计方法,具体描述了这种结构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4.
35.
焊接过程动态参数图形的实时显示是三相次级整流电阻焊质量在线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讨论了用VB6 .0 (VisualBasic6 .0 )在PC机上实现串行通信和生成焊接电流曲线的软件方案 ,根据联机试验所生成的波形图 ,直观地说明三相直流点焊的动态焊接过程、主要特征、优势 ,以及恒流监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异步串行通信在靶场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靶场试验的信息传输需求和异步串行通信口的工作特性,定义了系统互连环境、传输规程,描述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37.
对舰用燃气轮机组的多微机实时控制系统提出了多微机实时控制通讯协议。该协议为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能实现全双工通讯。通讯全部采用中断方式,为保证各通信互不干扰可靠畅通进行,该协议对通信管理设计为四大模块:通信数据组织模块、通信启动发送模块、通信中断模块和通信Watchdog模块。以监测机为例,根据监测机在通信中的地位,将通讯分为监测机主动发送方式、主动接收方式、被动发送方式和被动接收方式,并对各种方式下的通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8.
一个DIS实时通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DIS(分布交互仿真)实时网络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为背景,研究了DIS实时网络开发中的几个问题。在进行实时DIS网络规划时,采用了多点传送的通讯服务方式,保证每个仿真应用只发送变化的信息,只处理与自身相关的信息。指出了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格式定义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些数据定义必须支持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平台。最后给出了开发DIS实时通讯软件的方法,包括通讯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的选择。  相似文献   
39.
机载航空电子系统设备高度集成,故障模式复杂多样,定位难度大。为了快速准确定位机载系统中统型模块CAN总线类通讯故障,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CAN总线通讯的电路设计、印制板布线、供电、控制器、驱动器、收发器逐一分析和测试验证,固化统型处理器接口电路中CAN统型故障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定位芯片级故障,提高了系统维护性。  相似文献   
40.
从自动目标识别原理出发,通过对变背景下斑点状散布目标特性的分析,发现了该类目标图像中背景、噪声和斑点状散布目标的固有规律。进而,从图像像素灰度这一最基本的要素着手,研究了如何在大量的序列图像中搜索目标帧位置的方法。然后,基于目标轮廓提取和串行边界分割技术,解决了变背景下斑点状散布目标自动识别的难题。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高效、快速、稳定、适用等优点,并为相关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