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15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4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91.
为解决传统化学推进方式比冲小、燃料携带量大等问题,将化学推进平台改为全电推进平台。全电推进可节省卫星燃料,增加卫星载重比,延长卫星使用寿命,并且支持"一箭双星"发射。通过调研国内外全电推进卫星平台的进展情况,设计出使用电推进的轨道转移方案,并与传统推进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卫星发射质量为2 700 kg,使用2台300 mN的推力器并联工作,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至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的转移时间约为6个月,消耗燃料约650 kg,可满足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2.
卫星在轨相对三维微角度高精度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由于在轨变形导致的有效载荷偏离基准指向的角度测量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计的三维微角度测量方法,机械结构小巧且测量精度较高。该方法采用连接悬臂将被测物体的旋转传递给测量装置,使用位移计测量多个面上相应测点的位移变化,通过测点位移与转角的关系求解面间的相对偏转,从而得到被测物体之间的相对转角。文章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各误差源对最终测角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果拓展,得到被测物体的微小位移。最后通过原理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角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93.
大椭圆通信卫星的发展,既是对传统通信卫星的有力补充,又可以为验证大椭圆轨道通信卫星技术提供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解决重点区域24小时实时通信覆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以寻求卫星组网的最优轨道参数设计。分析了星座的轨道面及相位布置,设计了个体编码方式并提出了改进算法性能的保优算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寻求到最优星座方案,该方案可为目标区域提供24小时实时通信,且算法的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4.
卫星平台电子系统中遥控、遥测与时间同步性能的优劣关系到卫星安全与实用效能。针对以往平台电子系统对接采用单机自检设备,存在设备零乱、软件系统性较弱的缺点,设计开发了一套集成化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级测试的PCM测控与时间同步性能测试系统。系统具备适应不同PCM测控码率与格式要求的能力,可无缝集成功能丰富的综合测试软件,完成测控数据处理,并基于触发时间锁存原理,实现了高精度的卫星时间同步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95.
针对USB(统一S频段)通信中副载波信号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载波功率分配策略,实现了副载波功率的最优分配,达到了提高功率效率的目的。结合某卫星副载波的特点,以应答机对副载波的检测门限为依据,对测控上行各副载波功率进行分配。计算结果表明,该载波功率分配策略在残留载波和遥控指令副载波的调制损耗上要优于传统常用调制度分配方法。该功率分配策略能够为卫星通信提供更佳的功率分配,使上行各种副载波信号能够达到卫星接收解调的最佳门限。  相似文献   
196.
光谱红移自主导航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系天体光谱红移测量的自主导航新方法.以太阳系天体作为光源和信息源,由实时光谱红移测量值获得航天器在惯性坐标系中的飞行速度,实现航天器的自主导航.与现有自主导航方法相比,该法不依赖地面无线电信息,无需引入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具有高度自主、简单易行、无时延等优势,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为近地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7.
对卫星挠性太阳阵附件模态在轨激励仿真分析进行了研究.用星上控制执行机构激发卫星各阶模态.将旋转附件和挠性附件统一视作挠性旋转附件,对整星刚柔耦合动力学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执行机构周期性作用可激发出太阳电池阵的各阶模态,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8.
卫星遥测数据短时CEEMDAN-PSO-ELM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昶文  党建成  周军 《上海航天》2020,37(6):107-114
针对卫星遥测数据变化类型众多而导致传统预测模型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粒子群(PSO)-极限学习机(ELM)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对遥测序列进行CEEMDAN分解,以降低序列的非线性;然后利用PSO对ELM预测模型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最后利用PSO-ELM预测模型分别预测分解后的序列,依次相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将其应用在某在轨卫星实测数据中,与传统的预测模型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均方根误差、标准均方误差指标上均最小,在曲线拐点处与真实数据最为接近。证明该模型能实现准确预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9.
回顾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发展的历程,重点介绍了1999年发射的风云一号C星至今在轨稳定运行概况,星上遥感仪器、卫星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改进措施以及卫星资料的应用,展望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及其星上遥感仪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0.
自旋稳定静止卫星同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旋稳定静止卫星中,有许多控制和功能必须和卫星自旋同步,如天线消旋、姿态和轨道控制以及其它包括有效载荷在内的功能控制等,要求的同步精度往往差别很大,一般是在mr~μr量级。为了实现这种功能,自旋稳定卫星必须建立一个与卫星自旋相位同步的角度钟,然后在要求的角度上产生各种同步控制信号。本文描述同步原理和主要组成,重点讨论以地球为基准的同步方式和以太阳为基准的同步方式。介绍在星上小回路同步和星地大回路同步两种方案,分析不同方案的特点和能达到的精度。在以太阳为基准的同步中,给出卫星、地球、太阳的动态关系(角)及在同步中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